《巴倫周刊》的 Taimur Baig 近日發文,預測 2015 年亞洲經濟前景,他認為,亞洲作為一個整體,明年GDP增長率為6.2%,只略高於今年的6%。會讓亞洲貿易獲益的是美國經濟(GDP預計增長3.5%),但歐盟增長乏力(0.8%)以及中國增長勢頭放緩(7%),將抵消掉大部分益處。
以亞洲各主要地區表現來看,印度及印尼預期表現強勁,中國將面臨改革及發展的任務挑戰,並應對房地產成長放緩等相關影響,台灣若想經濟持續強勁,必須採取刺激經濟增長的改革措施。
Baig 指出,雖然眾多國內因素都有影響,但是外部因素將顯著影響亞洲前景。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中國經濟放緩、歐洲表現陷困境、大宗商品價格、全球貿易疲弱、美國的非典型復甦,以及美日貨幣政策等等。
中國由於近幾 10 年來迅速穩定增長,因此步伐一旦減緩,影響就很巨大,特別是大量投資者進軍中國股市、債市,使得近些年來亞洲各國與中國之間的金融聯繫也越發緊密。歐元區GDP規模可以媲美美國,因此當地經濟嚴重落後時,對於亞洲出口需求也是巨大的拖累。
考慮到亞洲大多數經濟體都進口能源,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將有利於各國的經常項目以及通膨前景。這對於印度、印尼等赤字國家而言尤其利好。不過,全球貿易額自2012年以來一直處於停滯狀態,考慮到亞洲經濟體對於貿易的依賴比較嚴重,全球貿易動力的喪失,或在中短期內成為一個主要的增長阻礙因素。
美國這次的復甦步調特殊,並不具典型性。國內生產總值(GDP)、企業利潤以及就業增速表現,均令人驚喜,但是薪資增速以及通膨預期上升的速度,卻並未一同加快。只要就業市場沒有出現重大改善,那麼美國對亞洲商品的消費需求(即進口),也可能不會相對應的實現增長,從而降低亞洲外銷美國的前景。
美元貨幣開始朝政策正常化發展,而歐洲、日本尋求寬鬆,預計會使亞洲區域性外匯波動變得複雜。
由以上外部環境因素結合來看,Baig 對亞洲各國經濟明年的表現預期是:
[NT:PAGE=$]
中國內地
受疲軟的房地產投資拖累,我們預計2014年全年的經濟增速為7.3%,2015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為6.9%。中國政府在11月21日宣布降息以應對潛在風險,我們預計2015年中國還要兩次降息,并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我們認為增長前景既面臨上側風險,也面臨下側風險,具體要取決于政策行動。上側風險來自地區貿易合作和大陸開放帶來的服務業出口。我們認為,寬松貨幣政策周期的滯后影響,加上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2015年下半年的GDP增幅將有望達到7.2%。
香港
受外部需求(主要是美國)及相關的本地需求增強提振,香港明年的經濟增速或向3%挺近。不過,這一增長前景面臨下側風險,包括本地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放緩速度快于預期以及歐盟復蘇步伐不及預期。香港還面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中產階級移居海外、經濟多元化程度不足、來自大陸的競爭以及政治轉型所帶來的長期不確定性。增長前景的上側風險來自地區貿易合作和大陸開放所帶來的服務業出口。
印度
實際數據表明,印度經濟仍在徘徊,但消費者信心和商業信心大幅上升對此輪經濟週期構成良好支撐。明年或出現投資復蘇及消費重新加速的情況。到目前為止,新政府在結構性領域少有建樹,但在稅收、外商直接投資和礦業方面的實際措施可能很快出台。印度經濟面臨的一個風險在於,不良投資和貸款造成的拖累有可能延遲復蘇,令高企的資產市場估值受到質疑。此外,美聯儲利率正常化造成的市場波動有可能導致印度企業部門償債困難。近年來,印度企業已經借入了大量美元債務。
印尼
大宗商品領域遭遇的不利情形,以及財政/貨幣政策方面一定程度的收緊有可能令2015年增速低于趨勢水平,但進行之中的宏觀調控有可能為未來更強勁的基本面和可持續經濟表現奠定基礎。不過,對印尼來說,明年可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如果經常項目在燃料價格上漲之后沒有改善,匯率有可能承壓。外界還擔憂,總統佐科•維多多(Widodo)的改革方案可能會受到難以駕馭且敵對的國會的拖累。
馬來西亞
隨著財政整頓的推進,加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該國經濟將面臨考驗。此外,該國貨幣貶值和融資成本上升可能令其面臨更大的挑戰。國內需求放緩,加上油價下滑導致出口收入不振,可能令其2015年的經濟增長率不足5%,從而逆轉今年的經濟復蘇勢頭。
菲律賓
2016年大選前公共支出加速增加、海外資金持續匯入、IT服務外包業強勁擴張,加上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可能令該國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率至少達到6.5%。但是供電缺口可能影響國內的經濟活動。
新加坡
如果美國訂單的增加抵消掉中國和歐盟經濟放緩的不利影響,則2015年該國實際經濟增長率仍可能達到3%。通脹風險可能基本消失,因此新加坡金管局(MAS)或許會讓新元的名義有效匯率持平或貶值。
韓國
我們預計2015年該國GDP增長率將由今年的3.4%小幅擴大至3.6%,同時該國政府將啟動提升生產率的改革措施。但是韓圓持續走軟可能影響資本流情況。
斯里蘭卡
我們預計斯里蘭卡今明兩年實際GDP增速為7.5%,通脹率在4%-7%左右,財政指標穩定。定於2015年1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以及美聯儲明年某個時間可能加息是該國經濟面臨的兩大事件風險,這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台灣
未來兩年經濟增速將徘徊在3.5%左右,但若要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台灣政府必須採取刺激增長的改革措施。新台幣疲軟對外國投資者投資台灣證券構成風險。但由於台灣外匯儲備規模龐大,新台幣疲軟對金融市場穩定性不構成巨大威脅。
泰國
明年年初經濟增速可能會觸底,但我們對該國3.5%的實際GDP增速預期面臨許多內部和外部風險。由於缺少通脹壓力,泰國央行全年無需加息,但如果在經濟復甦趨勢遠未確立之前實際利率出現上升,那麼泰國央行可能會降息。然而泰國經濟前景面臨很多風險。如果該國的政治局面沒有改善,其出口和旅遊業可能依舊難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