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瑞銀財富管理發布《首席投資總監年度展望2015》報告。
該報告認為,2015年全球投資者將面臨一個差異化的世界:各經濟體GDP增長不均衡,各國經濟政策採取不同的途徑,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重燃。同時,歐元區各成員國的競爭力涇渭分明,新興市場國家的改革步伐各不相同。
對此,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建議,投資者可以繼續加碼美國股票和美元,減碼美國高評級債券。
瑞銀財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表示,“盡管2015年市場動盪的幅度和頻率可能加大,但鑒於全球增長總體上依然明顯,總體金融資將實現正回報。”
美國經濟將繼續升溫
瑞銀財富管理北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在9日的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在全球“一馬當先”,其2015年GDP增長率預計將自2014 年的2.2%提升至2.9%。其消費者資負債表將在明年獲得進一步修復,政府財政拖累也將得到緩解。
“美國的就業市場在最近兩年持續改善。目前,美國失業率已跌破6%,最新的新增就業達到30萬,這是比較健康的。而這個數據出來后,美聯儲可能會將加息時間表提前。而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全球利率將從2015年中期開始上升。”浦永灝。
浦永灝指出,美國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實現能源自給自足,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明年的美元升勢,因為美國的貿易逆差很大一部分是由能源進口造成的。而能源價格的下調也將使美國汽車銷量再次上升並帶動就業,進一步利好美國經濟。
針對美國的經濟狀況,CIO建議加碼美國股票和美元,減碼美國高評級債券。
瑞銀財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資策略師Mike Ryan表示,“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我們仍看好美國股票。但美股估值不再便宜,意味明年漲勢將更為溫和,回報率離散度加大。”
亞洲各國增長趨勢分化看好印度
根據《2015年亞洲展望報告》,相較於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明年亞洲的宏觀環境乏善可陳。然而,基本面更加穩健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助力,將使亞洲成為新興市場的一曙光。
“雖然全球經濟有望在2015年加速,但我們預期亞洲(日本除外)增長將自2014年的5.6%下滑至5.4%。私人部門高槓桿率導致信貸增長放緩和實際利率走高將是增長的主要障礙。而槓桿居高不下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韓國可能相對脆弱,這些經濟體的債務占國內生總值(GDP)比重都超過200%。”報告稱。
該報告還顯示,通脹停滯壓力使寬鬆貨幣政策成為可能。亞洲GDP增長低於趨勢水平、大宗商品價格同比走勢疲軟,將主導利率調降。
不過,浦永灝認為,印度的經濟走勢將不斷上升。他稱,印度目前的社會狀況類似於中國1980年代末期人口紅利開始之時。若印度能積極的開放外資,改善基礎設施,再配合人口紅利,印度的勞動生力將獲得大幅提高。
“石油價格大幅下滑對印度也是極大利好,而能源價格改革或將推動原油補貼占GDP的比重從2014財年的1.2%降至2015財年的0.6%。同時,通貨膨脹也將隨之大幅下落,並可促使央行進一步減息。因此,我們覺得印度進入了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周期。” 浦永灝道。
歐元區2015年將“努力趕上”
2014年歐洲經濟增長率僅為0.8%,且歐元區經濟仍處在去槓桿化過程中;而相比美聯儲,歐洲央行將繼續保持寬鬆貨幣政策。CIO建議減碼歐元,並且對歐元區股票持“中性”立場。
不過,CIO對歐洲明年的經濟依舊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並預計,受包括歐元貶值、歐洲央行將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信貸條件改善等利好因素的影響,2015年歐洲經濟增長率會溫和加速至1.2%。
瑞銀財富管理歐洲投資主管Themis Themistocleous表示,相較美國,歐洲是一個風險高得多的市場,潛藏更多經濟問題且復甦非常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