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新一代財富管理與專家團隊 為各年齡層家庭打造生活的品質與未來的價值
投資市場變遷快速且日益繁複,民眾有更多機會為家庭選擇多元方式累積財富,但制度與情感面的限制同時影響民眾兼顧理財的各個面向,致使多數民眾的家庭理財 僅著眼於當下與短期支出,未能做到長遠規劃。無論財富多寡,各世代的家庭都應該正視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了解自身需求與家庭責任,才能讓未來生活無虞。
2014年,中國信託再次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進行「臺灣世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透過調查,進一步了解臺灣各世代家庭的理財狀況,中國信託針對不同世代的家庭財富管理給予專業建議。
家庭財富規劃「活、留、存」三足鼎立
根據調查結果,43.3%民眾近三年來投入家庭理財的金額增加,顯示理財不再是獨善其身,理財背後的因素不外乎希望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中國信託財富處 理財規劃部副總經理黃培直表示,理財方式並非一味儲蓄,可採用財富恆等式「資產-(活+留)=存」原則,檢視自己理財各個面向。同時,他也提醒民眾提早為 自己退休生活與二代財富傳承做準備,無論資產高低,只要妥善評估自己的能力,都可以進行家庭理財,達到各方面的兼顧與平衡。
中國信託建議無論哪種世代的家庭,首先皆需從「活」開始,明確規劃家庭生活的基本開銷,並為日後可能需要的醫療支出事先儲蓄規劃。其次則是延續「留」的價 值,透過各類理財方式達到家庭責任風險轉嫁與財富傳承,以照護後代為目標。最後,才是放心在「存」的計劃上;各世代的家庭可透過銀行提供專業金融理財諮詢 服務並有效控管風險,達到家庭資產的增長。
中國信託財富管理對於熟齡家庭的理財建議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已是可見的趨勢,民眾退休年齡提前導致退休餘命越來越長,根據中國信託保守估計,一般民眾退休後的支出準備至少需要新台幣1500萬至 3000萬元。其中更可能存在不可預測的變數,例如:根據衛生署調查,退休後有1/4的人可能面臨身體失能臥病在床10年以上的狀況,醫療保障準備齊全與 否深深影響退休後的醫療品質。黃培直副總經理表示,熟齡世代家庭在財富恆等式上,常認為「留」重於「活」,因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與醫療保障,但當面臨非 預期的大筆支出或是身體變故時,才發現沒有應急能力。
中國信託同步發現擁有越多資產的熟齡世代之傳承想法跟行動較消極保守,與下一代避談家中財富分配,選擇於身體健康有變故時才進行傳承。黃培直副總經理表 示,熟齡家庭傳承重視三大點:稅負成本、分配對象以及控制權,比起青年世代更偏好傳承房屋,但是普遍不了解傳承稅制規定。黃培直副總經理表示當房屋實價課 稅時代來臨,傳承時間點與計劃的搭配更顯得重要,若延遲傳承往往造成移轉成本增加。
有闊綽資金得以享樂是每個人退休後的期待。然而熟齡家庭往往受限於當下所需,收入多數用於家庭支出,又因為擔心投資風險而僅將剩餘資金做儲蓄投資,然而所見效益卻無法達到期望的收益目標,如何妥善規劃「活」、「留」與「存」更顯重要。
中國信託專家團隊 結合不動產、稅務與信託專家打造財富管理最高品質
中國信託新一代財富管理,首創家庭會員制度,為客戶打造家庭理財的溝通平台,深獲各界肯定;中國信託財富管理的專家團隊更是堅強後盾!來自稅務、不動產與 信託的各方專家,致力於協助客戶理財。稅務團隊平均具備8至15年的相關經驗,或會計事務所背景,提供高資產客戶進行贈與、移轉、所得與公司等各項諮詢服 務。不動產團隊平均具有商用不動產開發、估價、業務或土地開發相關經驗,給予客戶不度產規劃的分析建議。此外,中國信託的專業信託團隊則提供家庭於傳承時 最佳的安全保障,使傳承人安心,繼承人也得到保障。期望藉由建立民眾長期的理財觀念,提供更細緻化的專屬服務,協助客戶邁向更美好的家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