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4)日說,為協助保險業打亞洲盃,金管會再鬆綁兩項目,將放寬資本適足率(RBC)中海外轉投資風險係數從0.67至0.4,投資海外不動產風險係數也將進一步調降。
壽險業者預估,調降海外併購及投資不動產的風險係數,預估可多出二到三成的自有資金。以去年壽險業淨值(資本)6,445億元計算,約可增加近2,000億元的資金,用於海外投資。
風險係數用於計算保險業的RBC,風險係數高,保險公司的RBC會下降,如低於金管會的要求,保險公司需要透過增資等方式,增加更多的資本,或減少風險係數高的投資。
降低海外投資的風險係數,可讓保險公司有更多的銀彈打亞洲盃。
目前國泰、富邦人壽均已在海外添置不動產,國壽在倫敦購買商辦,富邦則是在慕尼黑,大型壽險業者多表態有意在東京、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尋找不動產投資標的。
曾銘宗昨日出席金管會主辦的「微型有溫暖,高齡有保障,全民樂開跑」路跑與園遊會,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金管會鼓勵保險業推動微型保險,幫助更多弱勢民眾,但因微型保險屬非營利目的,所以要做配套,放寬更多業務讓保險公司有獲利空間。
曾銘宗說,具體放寬措施,在國外部分有兩項比較確定,第一是保險業轉投資海外的風險係數,將從現行的0.67降到0.4。也就是說保險業海外購併時 每花費100元,保險業須拿67元自有資本,未來將會降到40元。第二,保險公司投資海外不動產的風險係數,會從目前的1適度調降,調降到多少還在研議。
曾銘宗強調,財務健全的保險公司,才能去打「亞洲盃」;RBC不足的保險公司就沒有資格參賽。
金管會官員指出,調降投資海外不動產的風險係數,國家風險只是其中一個考量,還要綜合評估不動產收益率。比如經濟發展快速的國家,不動產租金收益高,但國家風險可能也高;成熟國家的風險低,惟租金收益就不會這麼高,所以要通盤考量。
【經濟日報╱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