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專家:中國央行鬆銀根阻經濟放緩 但不輕言降準降息
日期
2014-09-29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8  12:31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中新網

中國央行向5大行投放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常備借貸便利(SLF),同時在上週四(18日)出乎市場預期將14天正回購利率降低20個基 本點至3.5%。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低14天正回購利率。專家認為,央行這一系列舉動釋放出一個重要的政策信號,中國正在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來應對 經濟增長放緩,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央行不會輕易動用降準降息這樣激烈而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

中新網援引《中國青年報》報導,SLF屬央行的非常規操作,一般由金融機構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操作內容不即時公開,每季度公佈一次前季度每月的餘額。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此舉說明央行對於貨幣政策的操作力度加大,希望進一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從8月份的經濟數據來看, 整個信貸需求偏弱,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不是很理想,物價形勢使得各方面產生通貨緊縮的擔憂。央行適度調節流動性,希望以此助推經濟。

郭田勇同時認為,此次給5大行投放常備借貸便利不如投放給股份制、城商行等中小銀行。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比起大行更為緊張,存貸比、準備金的監管指標緊逼紅線,中小銀行支援中小企業的資金佔比較高,從調整經濟結構角度來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無獨有偶,上週四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00億元14天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從3.7%下調至3.5%,為年內第二次下調正回購利 率。7月31日央行曾將14天正回購利率從3.8%降低至3.7%。由於上周公開市場共有330億元正回購到期,以此計算上周凈投放80億元,前一週為凈 回籠50億元。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面對8月經濟數據大幅低於預期、實體融資意願下降、貨幣供給內生收縮的情況,央行無法坐視不理。而此舉目的應該是希望通過利率傳導機制,釋放融資成本降低的信號,以起到刺激、擴大融資需求的作用,減緩經濟下行的壓力。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央行這一舉動釋放出一個重要的政策信號,中國正在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我們認為市場應該高度重視這一舉動,因為中國越來越依靠管理短期市場利率,以此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劉利剛稱。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評論稱,這是針對最近融資萎縮、經濟數據下滑的反應,是利率市場化狀態下利率錨下移,是一次「真正的降息」,有助於貨 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繼續回落,緩衝短期貸款和票據收益-成本倒挂造成的萎縮。但由於存貸款基準利率和貸存比對小微、三農和其他貸款融資影響巨大,未 來仍需調整。

對於未來的貨幣政策選擇,很多業內人士都傾向於降準降息。劉利剛認為,近期央行這一系列的舉措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經濟的增長動力,但是,如果央行不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上述舉措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經濟下行的趨勢。

劉利剛強調指出,在經濟下行和房地產疲弱的時候,商業銀行對於放貸仍將保持審慎的態度。他預計,樓價下行的趨勢將持續到明年。由於房地產投資佔到固 定資產投資的25%,也與實體經濟的諸多行業以及銀行業高度關聯,因此中國可能在今年內將推出更多穩增長的政策,包括稅收和房貸優惠,來緩解房地產市場的 下行壓力。目前,中國僅有6個城市仍維持樓市限購政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和蘭州),而2013年底時有46個城市實施限購。(接下頁)

「因此,我們認為,如果經濟數據持續疲軟,中國政府今年內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我們也不排除央行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本點,甚至降息的可能性。」事實上,像劉利剛這樣認為有降息降準可能性的專家非常多。

比如,海通證券報告直呼:「與其量寬、不如降息!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央行的確不應干預銀行的貸款利率決策,但可以降低回購利率,即通過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引導其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改革轉型提供有利環境。」

 

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今年年底可能會降息。鑒於有約70%的信貸仍圍繞貸款基準利率定價,降息仍然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降息之前或者作為降息的一部分,決策層還可能降低房貸利率以改善購房者的購買力、穩定房地產銷售。

有意思的是,儘管不少專家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形勢,都支援央行降準降息,但大家心裏也明白,央行這麼做的可能性正在降低,而且也絕不會輕易這麼做。

汪濤表示,考慮到未來房地產活動可能持續下滑、產能過剩問題累積、經濟前景保持低迷,SLF操作對提振企業投資和支援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SLF操 作意味著央行仍不希望推出長期的流動性寬鬆政策,以避免傳遞過強的政策信號,因此年內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同時也意味著近期降息的概率較低。

「我們認為央行仍不願意實施傳統的貨幣寬鬆政策,而選擇通過非常規方式實現寬鬆。非常規方式或可包括通過不同渠道提供流動性並維持低利率市場環境、 定向量化政策以及社會融資總量構成轉向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央行決定採取SLF操作而非全面存款準備金率 的下調,很可能顯示出央行並不希望此舉被市場解讀為明確的貨幣寬鬆信號。

「央行可能認為降準的宣誓效應太強,對市場刺激太大,所以考慮通過常備借貸便利小試牛刀。」郭田勇認為,近期央行偏好使用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以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替代準備金等傳統工具。

「不過,貨幣政策操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透明度。」郭田勇指出,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儘管操作方式和傳統工具不一樣,但所想達到的效果預期是一樣的,因此資訊的透明度上也不應該有太大差別。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