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滬港通題材發酵 外資湧進陸股
日期
2014-08-26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金融界) 2014-08-24  10:20 

在海外資金和場內資金合力推動下,市場隨即於7月22日展開一波由低估值大盤藍籌主導的強勢反彈行情,這些境外資金中的絕大多數會集中於100-150家大公司股票。但進入8月份后,以防守為主的消費股重新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數據顯示,7月下旬A股開啟的這輪行情或受到外資的推動,而從走勢上看,外資流入的力度與A股反彈的力度密切相關。

外資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

7月以來,境外資金流入呈加速態勢。7月24日至31日,外資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金額高達25.8億美元,單日尖峰在7月30日(7.6億美元)。累計來看,當周流入量已超過2012年12月那波外資流入的尖峰,創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

香港交易所披露的公開資訊顯示,8月首周與第二周,南方A50ETF累計獲凈申購1.31億份,相當於凈流入資金近10億元人民幣;博時 A50ETF獲凈申購3.45億份,相當於凈流入資金約13億元人民幣;添富滬深300ETF也獲凈申購900萬份,凈流入資金約1億元人民幣。本周資金 仍在繼續流入,博時A50ETF周一再獲凈申購3350萬個基金單位,凈流入資金1.25億元人民幣。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則披露,旗下所有的 RQFII公募產品額度使用率達到98.31%,投資機構已無法再大規模申購。

受外資推動,恒生指數提前A股於今年3月見底,從最低21000多點漲至25000多點,創出5年新高。國企指數自3月20日至今已上漲超過21%,7月23日A-H股價差擴大至11%這一8年新高,10月滬港通正式開通的預期升溫帶來的套利機會,驅使外資加速涌入。

從流入路徑上看,外資先是流入到香港市場,導致香港股市提前A股4個月見底,拉大了AH股價的折價,進而在滬港通的帶動下,加速流入A股。根據近期 AH股的股東大會反饋,比如萬科在香港召開的股東大會,會場300多座位座無虛席,諸多國際機構來參加,而萬科H股比A股貴35%。同樣,中國平安行情問診)的股東大會上也不乏高盛等國際知名機構的追捧,顯示外資對中資股依舊熱情不減。

統計還顯示,2008年至今,單周流入中國股票超過10億美元發生過9次,巨量流入后平均繼續流入5周。而此前單周流入中國股票超過20億美元僅2 次,2008年4月3~9日流入21.7億美元后流出1周,此后流入4周;2012年12月6~12日流入20.7億美元后,持續流入10周。

滬港通是外資流入的重要推手

申銀萬國分析,此輪外資流入與2012年四季度那輪情況相似,均受到經濟回升、穩增長預期、外部流動性寬鬆等因素推動。資金均是先流入港股,然后再衍生至A股,當時外資流入A股和中國概念股長達24周,其中近半是12月初放巨量后流入。

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從日流入量和我國香港地區跟蹤A股的ETF溢價率來看,資金流入A股最快的時候已過,但流入趨勢並未結束,從歷史數據來 看,單周流入中國股票超過10億、20億美元后,往往會有一個慣性,還將持續4~10周。可見外資流入推升A股的邏輯依然成立,盡管拉動A股上漲最快的尖 峰已過,但仍處於持續流入、推升A股的階段。可見未出現外資流出、國內驅動力銳減的情形前,對A股不必悲觀。

與2012年底那次不同,這次外資的驅動因素中,滬港通是一個重要的推手,市場預期滬港通的開通將是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結構性走勢的重要因素。滬 港通推出前以及推出初期,境外投資者的進入,會給A股市場帶來新增的資金,但更重要的是A股市場在開放力度加大的過程中,投資者行為會悄然發生變化。

瑞銀證券分析,滬港通影響在於A股市場定價機制的改變。從3~5年時間來看,外資機構將在A股的大盤藍籌股上有較顯著的定價權。

呈瑞投資認為,滬股通的試點規模為3000億元人民幣,數量級上已經和發展了12年之久的QFII規模相當並超過了目前的RQFII規模,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投資配額增加迅速,話語權將更重。

目前境內的QFII和RQFII共持有約6000億元A股股票,如果未來幾年滬港通的額度全部用完,境外資金持有A股的規模有望達到9000億元人 民幣,相當於境內基金持股規模的60%,占全市場自由流通市值的7%~8%。由於外資機構對於市值、流動性、估值和公司治理有嚴格的要求,所以這些境外資 金中的絕大多數會集中於100~150家大公司股票。(證券市場紅周刊)

自7月18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RQFII試點進一步拓展到韓國、德國和滬港通將於8月下旬開始展開全網測試后,在海外資金和場內資金合力 推動下,市場隨即於22日展開一波由低估值大盤藍籌主導的強勢反彈行情。但進入8月份后,以防守為主的消費股重新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機構搶跑反彈行情

自7月22日滬深市場全線啟動反彈行情以來,“二八”風格轉換成為投資者討論最多的話題,而持籌眾多的機構態度則決定著行情發展方向。

據wind資訊統計,在7月22日市場啟動反彈行情的當天,市場資金全面凈流入,幾個市場資金整體凈流入總量高達55.36億元。當時滬深300標 的股中出現202只個股凈流入,凈流入總額達33.92億元,而創業板和中小板卻僅凈流入2.1億元和5.37億元。雖然市場整體向好,但這種整體向好的 局面卻僅維持了一天,在隨后的反彈中,幾大市場資金全部凈流入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除滬市主板和創業板仍出現間斷性資金流入現象外,中小板則持續資金外 流。這也印證了8月份創業板部分個股為何會表現搶眼。以滬綜指於7月22日至31日8連陽為例,期間滬深300有3個交易日整體出現凈流入(圖1),而中 小板和創業板則除在22日時凈流入外,其他時間則全部是凈流出,反映到市場表現上,滬指8個交易日中上漲7.16%,創業板和中小板僅上漲2.88%和 5.7%。

在本次反彈行情中,代表著機構力量的特大單是決定本輪反彈初期滬綜指表現的關鍵。統計數據顯示,在反彈初期的5個交易日中,特大單(機構力量)有4 個交易日處於凈買入狀態,凈買入總額達143億元,占當時市場中所有凈買入資金的60%左右,而其他(大單、中單、小單)期間則是看空力量大於看多,直至 29日后,中單、小單(散戶)凈流入金額才逐漸占居主導位置。但在8月大盤處在震盪整固的期間,特大單凈流出現象出現明顯增多。

相應地,看多的情緒反映在融資融券中,除表現為融資融券余額出現不斷上升外,融資買入額也在持續增長中,融資買入額由反彈前日均僅十幾億元上升至日 前平均買入30多億元以上。在融資融券標的股中,大盤藍籌股在過去一個多月中成為融資資金追逐的主要標的。數據顯示,7月至今,融資資金凈流入前10位個 股全部被滬深兩市主板包攬,非銀金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鐵概念股表現最為明顯(圖2).

外資持續流入很關鍵

近幾年來,A股市場中的銀行、能源、金屬等行業的權重藍籌股平均估值長期處在歷史低值,AH股也長期處於倒掛狀態。但這種情況隨著今年年初以來國內 經濟的持續好轉、資金面的持續寬鬆、股市制度改革、QFII、RQFII額度再度放寬、國企改革加速,以及滬港通即將於10月上線等訊息影響下,全球最熊 市場開始持續獲得海外資金的關注,截至7月底,QFII家數增至267家,RQFII家數增至87家。有訊息稱在近兩個月里,超過160億元人民幣的海外 資金借道在港上市的RQFII ETF流入了A股,且這種流入還在繼續中。

A股市場中的大宗交易情況也證明海外資金對A股的看好。7月以來,QFII席位扎堆的幾家營業部正在大量買入滬深300標的股。如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海通證券行情問診)國際部、中信證券行情問診)總部(非營業部)、中金公司淮海中路等在7月曾持續扎堆買入了建設銀行行情問診)、中國太保行情問診)、中國重工行情問診)、中國神華行情問診)等滬深300權重股,特別是A股市場中市值最大前50只個股深受這幾家營業部的喜愛。

當然,相較外資對權重藍籌的熱情,大宗交易中代表國內機構態度的機構專用席位卻表現相對平淡,7月以來買賣集中的個股幾乎都是小盤股或市場表現出色 的題材股。龍虎榜數據顯示,國內機構於二級市場中買入居前的20個股中,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竟然居半,而上榜的主板股則很多與消費相關,這 與當前海外資金所關注的低估值、大市值、金融等個股並不盡相同(表1).

消費股重獲資金青睞

從行業資金流向角度分析,在本輪反彈初期,低估值的金融、有色、采掘等行業最受資金青睞,凈流入均在20億元以上,而在反彈前很活躍的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等行業則有明顯資金凈流出現象。具體到個股上,以興業銀行行情問診)、中信證券、中國平安等為代表的金融股最為活躍,在7月28日前5個交易日內,個股凈流入資金均在3億元以上(見表2),而以三安光電行情問診)、人民網行情問診)、大華股份行情問診)等為代表的科技股則是其間資金凈流出的主要對象。

不過,這種重權重藍籌而輕題材的現象隨著銀行、有色等低估籃籌股持續上漲,特別是大盤站上2200點以后有了明顯改變。數據顯示,那些長期低估的行 業隨著市場反彈短期整體漲幅均在10%以上,而部分個股漲幅甚至在20%以上,豐厚的獲利讓機構有獲利了結的沖動,而這種沖動也直接導致大盤在8月進入調 整期,多只藍籌持續下跌。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滬深300在8月份前15個交易日中有13個交易日出現凈流出,其中凈流出在20億以上的就有11個 交易日。趨利本勝導致獲利賣出的資金又重新尋找新的盈利點,這讓調整到位的小盤股有了被資金關注的機會。數據顯示,近期以創業板股為代表的小盤股出現資金 凈流入者明顯增多,從8月初的108只到8月18日已提升至176只,多只個股因資金的重新介入漲幅不菲,如艾比森行情問診)、天華超凈行情問診)、天龍集團行情問診)等資金凈流通入的個股近10日漲幅在30%以上(表3).

除小盤股有了重新表現的機會外,8月份以來消費股也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在近20日行業資金流向中,雖然所有行業都是凈流出,但休閑服務、鋼鐵、農 林漁牧、紡織服裝、公有事業、家用電器等行業卻是資金凈流出最少的行業,相應地在近5日行業資金流向中,主力資金凈流入最多的行業是商業百貨、旅遊酒店等 消費行業,而凈流出最多則是電子元件、機械、醫藥、有色、汽車等行業。以超大單凈流入的行業為例,文化傳媒、商業百貨、農林漁牧、旅遊酒店、紡織服裝等消 費行業上榜,代表個股蘇寧云商行情問診)、人民網等表現強勢;而那些在7月下旬反彈初期表現強勢金融股、有色股、能源股等則是近5日主力資金凈流出的主要行業,這或許意味著低估值大盤藍籌主導的反彈行情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表4).

(證券市場紅周刊)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