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資金偏好度持續回升,全靠亞洲(不含日本)撐場,尤其是滬港通即將上路之利多題材為大中 華市場注入活力,大幅拉抬亞洲(不含日本)資金魅力,上週淨流入逾14億美元;不過其他新興市場就沒有這麼幸運,拉丁美洲、金磚四國,甚至上周獲得 MSCI調升權重的歐非中東皆遭到資金賣超。
至於成熟國家不分,今年來吸金力道總是冠居全球的歐股,上週則是大幅流出33億美元,創下28個月來單週最大賣壓。儘管歐股調節賣壓大增,但美日仍維持吸金態勢,其中,日股在第二季GDP及企業財報符合預期的加持下,上週吸金逾17億美元創下近17週單週最大淨流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近期新興市場突出的表現主要奠基於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政府宣佈了一連串的改革計劃,由於新 興股市目前占全球市值逾30%,但多數投資人仍嚴重減碼新興市場,全球銀行所累積的超額準備金至今仍多用於買進公債,已開始看到一部分的資金被釋放至市 場,這將加速新興國家資本市場復甦。
滬港通測試 亞股吸金魅力啟動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下半年來,國際資金東進西出趨勢鮮明,主要是美歐企業財報未能與大幅走升的股市表現相符,在沒有強而有力的獲利增長動能支撐下,國 際資金選擇觀望以對。羅傑瑞指出,反觀亞洲經濟動能明顯復甦,企業獲利預估下修止穩,搭配滬港通效應啟動,挹注亞股吸金動能,國際資金明顯轉進亞洲(不含 日本)。
羅傑瑞說明,滬港直通車近日展開測試,有望催生合併市值超過5.5兆美元的龐大交易市場,搭配中國股市長期估值偏低,吸引內外部資金齊聚中港股市, 從7月參與交易A股帳戶數較上月增加579萬戶,休眠帳戶更是連續32週下滑可見一斑,也進一步拉抬亞洲(不含日本)的資金魅力。

獲利賣壓邁尾聲 資金重返美股
先前遭到資金大幅撤離的美股,上周也終於回神,吸金14億美元,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表示,由於國際變數繁多,加上先前美股也不斷 創歷史新高,因此資金趁機獲利了結,不過上周美股重獲資金流入且代表投資人恐慌情緒的VIX指數近週亦大幅下滑,顯示投資人信心已較前一週回穩。
未來一週聯準會除將公佈上月底之利率會議紀錄外,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也將於8/21-23日舉行,聯準會主席葉倫將發表演說,評估聯準會目前仍在等待更明確的證據證明第一季低迷的經濟成長僅是暫時的, 且希望看到更強勁的薪資成長,預期關於政策動向葉倫應不會給予令人意外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