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8月以來賣超台股百億元,使台股陷入高檔震盪。根據2007年以來統計,國際資金於8月最容易調節台股資金部位,但9月旋即再將資金匯入股市,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董成康指出,台股基本面健全,震盪壓回時,就是買點。
根據玉山投顧統計國際資金2007年以來對台股的態度,發現外資8月通常會調節在台股的資金部位,單月平均抽出近千億元。
但從第3季底開始,外資會重新將資金配置台股,9月平均匯入台股逾200億元、12月甚至達500億元。若以外資動向作為進出依據,8月中下旬後台股可望浮現進場點。
董成康對台股後市持續樂觀以對。他的看法是,多頭時急跌,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是優質公司的重新進場點,也是剔除先前被炒作過高個股的好時機。
不過,董成康也指出,根據過往經驗,台股多頭進入修正後,平均需要一至二個月時間消化。換言之,投資人現在不用操之過急。
美系外資分析師推測,國際資金之所以容易在7、8月附近調節台股,倒不是因為「放暑假」因素,而是此期間向來是台股第2季季報、半年報發布期,部分企業業績雖佳、但股價漲高,會引發獲利了結;一些企業則實際業績跟不上年初以來的作夢行情,也會導致法人宣洩賣壓。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