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外匯訊息 因消費稅上調導致消費和投資大幅減少,日本二季度經濟萎縮幅度創三年以來最大。經濟萎縮增加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振經濟的挑戰,盡管推行了近兩年的安倍經 濟學終於讓日本的通脹水平有了起色,但卻未能如愿推動日本出口增長。而且貨幣貶值和消費稅上調導致的成本大增更是擠壓了家庭消費能力。目前安倍經濟學已經 陷入困境。
日本內閣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縮6.8%,萎縮幅度創2011年一季度以來最大,預期萎縮7.0%。為了支援公共財 政,安倍推動了1997年以來首次的消費稅上調。在日本上一次上調消費稅后,gdp年化季率萎縮3.6%相比,日本二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萎縮 6.8%,實在是個災難。
近幾個月以來日本公布的經濟數據持續疲軟,讓安倍經濟學復甦幻象徹底破滅。安倍經濟學即通過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為經濟注入活力,然后逐 步讓企業來帶動經濟增長。在任命黑田東彥作為日本央行行長后,他從去年4月開始推出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在安倍推出的超級寬鬆政策不到兩年時間內, 日元對美元貶值了16%,超過了10年通縮期間的貶值幅度。日本央行預計日元走低將會刺激出口,同時產生溢出效應,促進國內生產力增長和整體經濟擴張。
安倍經濟學確實產生了一定效果,在推出的幾個月后,日本的通脹就開始上升。但安倍經濟學卻未能促進出口,日元自2012年9月開始貶值,但今年6月 的對外出口卻比那時減少了2.5%。與此同時,隨著日元的貶值,日本企業從國外采購能源、食品的成本更高,從而推高了日本的進口。食品、能源、電力等成本 的升高也擠壓了日本家庭的收入,抑制了消費需求,進而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今年6月,日本的食品價格增長了5.1%。雖然安倍晉三不斷呼吁企業加薪,而且 黑田東彥預計勞動力短缺會促使企業提高薪酬,但人們的實際薪酬卻已經受到了購買力下降的沖擊。
真正對日本經濟復甦有推動作用的:一是日元貶值推動日本的產品出口,獲得更多的貿易順差,從而帶來gdp的增長;二是寬鬆貨幣政策降低企業資金成 本,提高企業利潤和競爭力,從而推動工資增長拉動內需。現在看來,以上目標均未達成。雖然日元對美元貶值了16%,但日本的貿易赤字仍然持續擴大。數據顯 示,2013年貿易赤字達11.47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5.3%。2014年上半年貿易赤字7.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57.9%;日本2014財年一季 度制造業利潤增幅為17%,但其他行業的利潤下降了32%。總體利潤增長12%,雖有效果,但並不特別明顯。從企業利潤傳導到工資則更顯微弱。6月實質薪 資年率降低3.8%,連續第12個月下滑,且創近四年半最大降幅。表明薪資增長仍慢於物價上升的步伐。
而今年4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將消費稅率從5%提高到8%。按照一般規律,在稅率提高前的幾個月,日本國內消費激增,而在加稅后,在收入狀況無明顯 改善的情況下,日本民眾的消費成本被迫提高,消費額轉而下跌。目前還很難確定消費稅率提高對於日本經濟的損害到底有多深,但是與1997年的相比,日本經 濟相較於17年前並沒有變得更強,這也令2014年的加稅政策對於消費的抑制作用比17年前更為有效,日本二季度經濟萎縮幅度幾乎高於1997年時的一 倍。
在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上周五出面對經濟進行辯護。他重申,如果經濟在走向2%的通脹目標時步履蹣跚,他將準備擴大刺激。 黑田強調,日本央行將密切監視實際收入下降將如何影響消費者支出。他說,夏季獎金的增加將有助於消費者增加消費支出,讓支出回到4月銷售稅上漲前水平。而 勞動力供應的限制意味著公司將不斷提高工資。產出、收入和支出之間的良性循環是穩固存在的,所以我們能說日本經濟將持續溫和復甦的趨勢。並表示,有跡象表 明,公司準備增加國內投資。盡管政策制定者對疲軟的數據感到失望,但對出口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好吧,那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