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央行總部大樓。(圖:維基百科)
《MarketWatch》周五 (25日) 報導,日本總務省發表 6 月通貨膨脹報告,通膨年率連續第二個月呈現放緩,或將引發市場質疑,央行在制定物價目標的政策估算上是否過度樂觀。
通貨膨脹率增幅縮減符合市場預期,進口費用已大漲長達數月,且因 4 個月前的消費稅提高,導致家庭支出回落,日本經濟趨向放緩。
6 月期間,日本全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升 3.6%,核心 CPI 年增 3.3% 至 103.4,和前一個月水準大致相同。
經過稅收變動調整後,核心 CPI 當月年升 1.3%,前一個月揚升 1.4%。6 月數據表現,符合《華爾街日報》和《日經新聞》經濟學家們的普遍預期。
核心 CPI 用以追蹤一系列商品和服務價格,但不包括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先前 4 月期間上看 1.5% 並寫下超過 5 年巔峰成績。日本央行的通膨政策目標,是在明 (2015) 年春季左右讓通膨比率上升至 2%。
東京首都圈的核心通膨比率,7 月期間增長 0.9%,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 0.8%。
目前日本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消費稅由原本 5% 增長至 8% 的現下,原本剛起步還顯脆弱的通膨可能很容易遭到覆滅。
央行總裁黑田東彥 (Haruhiko Kuroda) 曾多次預測,物價成長腳步的緩慢不振現象,不會維持太久,通膨率應將維持目前或 1% 以上,而在今年末尾向上攀升。經濟學家們預期,若通膨率跌破 1% 關卡,即將迫使黑田東彥祭出更多寬鬆政策,否則央行威信恐怕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