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川普 (Donald Trump) 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元即出現一波顯著走強,而市場對賭美元走多的交易邏輯是:「川普經濟學」可望擴增美國基礎建設,進而刺激市場原物料需求走揚,帶動美國通膨更向上升溫,最終則將刺激美國聯準會 (Fed) 必須加快升息腳步,打壓火熱的通膨預期。
但目前為止這樣的預期似乎已經開始出現消退,今年以來美元匯價持續走低,也帶動非美貨幣在美國聯準會 (Fed) 繼續執行升息循環的前景下,逆勢噴出。
對沖基金 Harmonic Capital Partners 經理人 Patrik Safvenblad 在一封致投資人信上直言,目前美元的實質匯價正在向長期平均水平來作靠攏,考量到現在貿易美元加權指數又再度靠近歷史高檔區間,美元明顯有被高估之疑慮。
而對於通膨率可望加速刺激 Fed 升息,引動美元走強之論點,紐約梅隆銀行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外匯分析師 Neil Mellor 則表示:「除了過去幾次由能源所引發的通膨之外,事實上過去八年以來,美國幾乎沒有通膨存在。」
Neil Mellor 說道:「對比名目貿易美元加權指數和實質貿易美元加權指數之走勢 (如上圖所示),可以發現走勢大抵相同,故估計通膨影響美元匯價的因素,並不明確。」
在美元走軟的刺激下,亞洲匯市週一 (27 日) 再度出現噴出,台幣早盤以升值 4.8 分開出,截至午盤 15 時許,新台幣已升至 30.242 價位,狂刷近兩年來新高水平。
美元兌新台幣江波圖
截至週一 (27 日) 午盤,日元亦強勢升值逾 1.04%,暫報 1 美元兌 110.22 日元,今年以來升值幅度近 6%;而週一 (27 日) 韓元則小升 0.37% 暫報 1 美元兌 1113.46 韓元,今年以來升值幅度則高達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