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0日 07:50:34
本文作者為海外對沖基金管理人付鵬,來源於微信公眾號“付鵬的財經世界”,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關注作者更多文章可點擊作者頭像。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華爾街見聞立場。
16年底就已經都看到了一個情況,那就是歐洲除了2017年的一些風險性事件以外,本身的經濟和通脹水準都在好轉,但是ECB在2月份之前的口風偶仍然是偏向於繼續觀察保持政策敞口,所以我們在2017年EUR的最大變數上給出的就是ECB什麼時候一點點的釋放出信號。
當下ECB核心邏輯就是仍然不能夠通過當下的資料來佐證經濟是否內生性的恢復了動力和引擎,所以ECB一直說CPI上來並不是內生的薪資動力推動的核心通脹水準的上升,所以還得繼續觀察,並且對於政策的口風保持了一個開放的態度。
直到剛剛結束的德拉吉的新聞發佈會上,其實德先生的口風已經一點點的在做出一些修正,呵呵整個發展和演變簡直是像極了當年14-15年加息前的美聯儲。
德先生的正著反著的話比較多,一邊繼續告訴你我會繼續當前政策不變,另一頭告訴你預期可能要做一些修正,一頭繼續強調QE的重要性,另一頭告訴你當下繼續降息的可能性沒有了,一邊告訴你通脹壓力不高,另一邊告訴你核心通脹開始出現上升。
矛盾麼?不但不矛盾,甚至是透露出了ECB的所有預期的資訊,這一手可以說和FED學的簡直是形神兼備,對市場預期一點點的修正,既不要太過於劇烈,也不要太過於偏離。
不知道去年前年經歷了FED的初期階段的預期管理大法的是否對這一套感覺非常的熟悉,還記得我說的:加息,預期加息,讓市場相信我至少不會降息,預期降息,降息這5各階段麼?
現在德拉吉想告訴你的就是中間這個環節:我不會進一步行動了(刪除了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工具,沒有進行進一步LTRO操作的塔討論),除非經濟大幅度惡化,至於我什麼時候打算讓給市場可以預期加息行動呢,我要觀察薪資資料對核心通脹的傳導,而不是簡單的看當下的CPI(所以用的手段是調整通脹預期,指出通縮風險消失,但潛在通脹壓力不高,表明沒看到可持續性的通脹調整),在這之前現有行動不升級(QE結束前不討論加息猜測)。
呵呵,這一切熟悉不?就是之前處於政策觀察期的FED的翻版!並且我認為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號:薪資的增長將是ECB的重點資料觀察!
還有現在扭曲的德債已經在ECB的關注名單裡,那麼基於德債和美債利差的匯率其實就會比較敏感了。
結論是什麼呢?還是回到之前的2017展望裡的預期:
但是作為交易者,現階段只是觀察期的轉變,需要耐心,想想當年FED的觀察期的上上下下的波動,ECB未來每個月都會先通過德拉吉先生的講話每次去除一點單詞,去除上好幾個月,然後ECB官方措辭再發生變化,隨著風險性事件和ECB關注的薪資的變化一點點的修正預期管理的路徑,所以交易者別著急,心急吃不到熱豆腐,你已經知道他開始變化了,但為了少點煎熬,那就多學會點等待,直到關鍵一刻的措辭出來的時候再動手,完全來得及,不久的將來FED的措辭交易可以複製到ECB身上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