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幣中間價逼近6.87,報6.8692,較昨日夜盤上調69個點,連續第10天下調(追平去年12月最長連跌紀錄),創2008年6月來最低。
路透援引交易員稱,今日大行在6.87關口站崗值守,自營盤見狀紛紛止盈。但今日油盤購匯較多,匯價在6.87附近爭奪。
“今天大行出來了,不是主動砸,就是在6.87位置牢牢站著,很多人看(美元)上不去,不敢輕易買。”一中資行交易員稱。
關於人民幣貶值,大佬們在17-18日舉行的《財經》年會上闡述了各自的看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國內企業和居民資產配置多樣化需求強烈、以及中國經濟減速;要從根本上扭轉貶值預期還得依靠結構改革,而這也是解決“風險三角”問題的關鍵。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指出,美元指數是脆弱的強勢,已經差不多要到“頂”了,人民幣不會持久貶值,如果再有英鎊和日元的反彈,則人民幣會升值。
“不要賭人民幣會持續貶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姚餘棟告誡稱,“人民幣已經是SDR貨幣,它的國際貨幣屬性會越來越增強,跟我們的實體經濟會逐漸脫離”。
明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會貶過5%,最多3%甚至更少一點,這是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李稻葵的預測。他稱,“我相信,我們的政策制定者不會那麼天真,認為在21萬億美元的流動性背景下,完全可以按市場的方式管理你的匯率,那恐怕是自殺式行為”。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則認為,人民幣貶值不可怕,應早下決心實現匯率市場化。
如果人民幣具有貶值壓力,應該儘快釋放而不是緩慢釋放這種壓力,緩慢的貶值並不能消除貶值預期,反而會阻礙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因此,應該早下決心,實現匯率的市場化,這樣資本管制的壓力也會相應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