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中國股市會不會又因「權威人士」跳水?瑞信料此番無虞
日期
2016-05-12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彭博資訊) 2016-05-11  09:30 
在中國政府預言經濟將出現「L型」走勢後,瑞信也對股市將受何種影響作出了預測。
瑞信認為,在1月份經歷了嚴重的拋售後,上證綜指將會維持區間震盪,儘管最近中國政府和此前兩次引發股市持續下跌時一樣,也向外界傳遞了政策信號。
以英文字母比喻經濟復甦形態的說法最早在年初出現。當時《人民日報》刊登了對未具名政府官員的採訪,該官員預計中國經濟將進入「長期的L型」,而非「U型」或「V型」成長。而59日,「權威人士」第三次給出了這樣神秘的表態,和此前兩次一樣,也是以匿名形式刊登在《人民日報》上。
瑞信股票策略師陳李認為,周一《人民日報》11,000字的政策文章和之前幾次相比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太可能會導致股市遭遇拋售。相反,上證綜指將在2,700點到3,000點之間盤整,距離目前的2,833點不遠,原因包括:估值低令股票供應難以加速成長。
陳李稱,雖然在此前兩次《人民日報》發布文章後,A股均顯著下跌,但對於股市的下跌,討論得最多的理由並不是採訪中提及的政策轉變。
他表示,去年5月的採訪關注「風險控制」,而拋售由股市的去槓桿化觸發。1月份的文章提到的是供給側改革,人民幣的貶值也讓股市大跌。
他說,如果當局的政策溝通對股市表現有影響的話,令投資者擔心的更多的是聲明的實際意義,而非聲明細節。他表示:「我們認為,由政策變化所引發的避險情緒也是過去兩次股市下跌的理由。」
在《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中,所謂的「權威人士」承認了債務積聚的風險,並稱中國需要直面不良貸款,將高槓桿稱作「是原罪」。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