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市場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這凸顯出中國在向境內銀行大肆放水以支持經濟之際,試圖切斷離岸市場資金來源這一做法的弊端。
香港3個月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上周五降至4.87%,較12月31日的拆息定價低59個基點,也遠低於1月12日創下的紀錄高位10.42%。上海市場的對應利率為3.10%。對沖基金Omni Partners的Chris Morrison稱,除非中國施加嚴厲的資本管制,否則資金將流向境外,形成一個可供借入並賣出的人民幣資金池。
「能遏制投機者的唯一做法是讓在岸利率大幅上升,但他們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會進一步抑制中國經濟,」總部位於倫敦的Omni旗下宏觀基金的策略主管Morrison稱。「對於他們來說,要讓離岸和在岸利率保持長期、巨大的差距太難了。」Morrison曾預計,人民幣今年可能下跌15%左右。
在人民幣最大的離岸融資市場香港,各種期限的人民幣拆借成本在1月早些時候都飆升至紀錄新高,因中國央行在人民幣跌至5年低點之後予以買入。這吸收了市場上的供應,使得借入人民幣做空——賣出借來的人民幣,以期未來以更低價格買回並獲利——的成本上升。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在2013年推出的人民幣Hibor,是離岸人民幣貸款的定價基準。隔夜Hibor在1月12日曾創下66.8%的歷史新高,上周五則回落至0.72%。中國央行的行動可能發揮了喝阻空頭的作用。
「鑒於中國央行再度逼空的潛力增大,儘管融資成本已經回落,但做空離岸人民幣的風險回報還是很低,」新加坡銀行外匯策略師Sim Moh Siong稱。「多數參與者都很謹慎。」
自去年8月讓人民幣貶值之後,中國央行一直在香港市場買入人民幣,在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率之差於1月7日創下2.9%的紀錄最高水平之後就更是如此。在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貨幣籃子之前,10月時境內外人民幣匯差引發了人民幣估值問題。香港時間12:07,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1美元兌6.6051元,弱於上海的1美元兌6.57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