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原油的壞消息不斷,但油價仍維持在每桶45美元水位,從商品之王羅傑斯( Jim Rogers)的角度看來,這是即將反彈的徵兆。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拒不減產、中國原油進口下滑、美國原油庫存比5年季平均還多 100 萬桶。原油價格雖於 8 月跌至 6 年低點,但目前已超過 4 周處於穩定。
曾準確預測 1999 年商品漲勢的羅傑斯周四(1日)指出,當壞消息傳出它卻不下跌,就表示已經觸底,準備回升。不過他並未武斷地說油價已屆轉捩點,只表示會密切觀察。
《彭博社》報導,過去一年油價腰斬,投資銀行紛紛看空,高盛甚至預言原油將跌至每桶 20 美元之譜。因 OPEC 維持產量搶市占、美國頁岩油又蓬勃發展,原油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大跌,影響的不只是油價,也衝擊原物料及全球股債市。
西德州原油於 8 月下旬觸至 37.75 美元,但自 9 月起都能維持在 44 美元之上。11 月期油合約於周五亞股時段上漲 53 美分至每桶 45.27 美元。
羅傑斯指出,雖然美國原油庫存仍多,但過去 8 周以來,原油生產已有 7 周下降,這有助於穩定油價。美國境內半數的鑽油設備均被閒置,就連殼牌石油 (Shell) 都取消了部分鑽油計畫,羅傑斯認為這是未來原油供應減量的徵兆。
因債務問題股價大跌的嘉能可 (Glencore Plc) 也在羅傑斯的關注名單之列。嘉能可股價周一大跌三成,但該公司努力安撫投資人,且包括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表示,該公跌成這樣已是低估,目前股價已有所回升。花旗預估,嘉能可管理階層可能考慮讓公司下市。
追蹤 22 種標的的彭博原物料指數亦在 8 月跌至 1999 年以來最低,羅傑斯認為,這也是投入其他原物料市場的好機會。其中,他認為最具發展性的是農產品,例如米與糖,雖然還未到進場時機,但這兩種農產品已自歷史高點下跌許多,具有潛在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