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連串新政,一面朝普通民眾的荷包挖洞,一面力保軍公教福利滴水不漏。根據估算,一個年薪150萬的中產階級,可能因此蒸發13萬餘元,而且退休後可以領到的年金,將縮水23%?
馬總統連任第一年,老百姓就被政府「整」得天翻地覆,從油電雙漲、健保補充保費,乃至勞保年金破產危機導致的「繳多領少」修法方向,樣樣政策都在向民營機構中產階級的這批薪水族「挖錢」。
算一算,政府近來推出的政策方案,大約將使一位年收入一五○萬元的中階上班族,除了繳所得稅外,每年還要多被政府「挖」走十三萬元,亦即年收入的 八.六%不見了。而這位上班族將來退休後,因為勞保朝向減低年金給付額的方向調整,每個月可以領到的年金估計會縮水二三%(詳附表及後述)。政府從人民荷 包一挖再挖,難怪馬總統支援度也隨著新政一路向下探底。
算一算,你被政府挖走多少錢?
最可怕的是,政府救經濟不成,救財政卻盡是怪招,並且招招割裂台灣社會、製造對立,財政問題卻未見改善,甚至反而更糟。例如奢侈稅將房市投資客與無 殼蝸牛對立,結果房市交易凍結,政府課不到多少稅,房價卻未跌多少,小老百姓照樣買不起;證所稅則將股市投資人與非投資人對立,結果股價大跌、股市交易低 迷,政府連原本的證交稅收入都劇減。
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更荒謬,不但複雜擾民,還把理財族當成打壓對象,例如存定存、長期投資高股息股票的理財邏輯,都是基於最保守的保老本、抗通膨心 態,如今卻遭到「健保稅」懲罰;包租公、包租婆也是台灣民眾偏好的理財方式,而許多社運團體、小公司也都租用一般民宅做辦公室,但政府卻以「方便」為由, 要從出租給法人的租金裡抽健保補充費,既無道理,也可能出現轉嫁調漲租金,或找自然人當「人頭」等現象,徒增人民困擾。
甚至,最近政府又忙著製造公務員與全民的對立。相較於債臺高築的歐美政府砍公務員薪水、退休金、裁減公家人員,台灣政府面對國庫困境,一方面把手伸向普通老百姓的荷包,一方面卻拚全力保留不合理的軍公教福利,包括近來引發眾怒的退休軍公教人員比照現任者領年終獎金。
以現年五十歲、月薪七.五萬元的職場中階上班族為例,在民間或政府工作,退休金竟可相差達二倍多。在民間工作的A君,勞保投保薪資已達到上限四萬三 九○○元,且依規定必須等到六十五歲時才能請領勞保的老年年金(二○一八年起勞保年金可請領的年齡由目前的六十歲逐年提高到六十五歲),因此十五年後A君 退休時每月可從勞保獲得二.七萬元(公式為43900×1.55%×40年投保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