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金融市場的變動關鍵三:對未來要有洞察力
之前在資本市場尚未蓬勃之前,常聽聞兩個經濟學家有三種看法;依本文在資本市場長期的實務經驗與財務金融文獻研究的心得發現,市場參與者對金融行情的觀點更複雜,兩個人可能會有很多種看法。
如前所述,我們如何對金融行情要如何形成預期?本文就以財務理論最Popular之方法「事件分析法(Event Method)」,推演未來兩大全球經濟與政治演變下,會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關鍵事件;研究此兩事件對相關金融市場的可能未來,再由這一些事件 可能演變來做為現在投資策略的參考。
事件分析法最重要的是「日期」(Date),我們來看看未來有那一些Date是具有很重要、會影響金融投資的Events:
一、擺在眼前11月6日將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就是說事件分析中未來第一個關鍵日就是它。11月6日不管是由共和黨的羅姆尼心任或是歐巴馬總統連 任;華爾街最關心的問題是,寬鬆的貨幣政策會不會繼續?QE3是不是有用?美國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是否會引發金融風險?如果是羅姆尼新任,那金融業還要問FED成員是否也改朝換代?由誰來主持此一對全球金融市場動見觀瞻之職位。
二、近期美股在接近歷史最高點前怯場,如圖三,這可能與11月6日有關及之後的美國財政與經濟發展有關;本文認為如果美國股票市場若有效率,則此一 選前的回檔,代表美國市場投資人對股價與指數高檔有疑慮,也有可能對政權演變及上述問題有戒心。美國總統選舉雖然還有兩次電視政見辯論會,但由決定性之首 次電視政見辯論來看,在辯論後的民調,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略勝一籌。另外兩次辯論會將在10月16日與10月18日舉行,這幾次之辯論會,可以使我 們對未來全球最重要的政治經濟舵手之風格與政策取向更瞭解。
三、但,由長期相關歷史經驗來看,在美國的政黨政治的運作歷史中,不管是那一個政黨獲勝,未來在經濟發展上、降低失業率仍是經濟施政首要目標;民主 與共和兩黨要達成此一目標,只是政策取向會有所不同而已。因此,本文認為如果能確認自2008年第一次QE政策至今,所有寬鬆之貨幣政策效果如果多有益 處,則即使改朝換代,未來羅姆尼經濟顧問團隊、與FED新成員也不會將此路線發展改弦易轍、一夕變天。而且,民意如流水,鹿死誰手尚未知曉,現在就擔心伯 南克的FED主席位置不保,寬鬆路線會變也言之過早。本文深信,誰來接任下一屆美國總統,對於經濟發展別無選擇,只有全力以赴、矢勤矢勇、必信必終。
圖三:道瓊工業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美股」
四、繼11月6日的美國大選之後,11月8 日是中國中共中央十八大會議之始。按往例,中國共產黨此項最高會議,至少要進行一周以上。最需要注意的是,此一會議會選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總書記。目 前,眾所周知,中共未來最高領導就已是習近平與李克強。本文認為這不是新聞,要注意的政治局委員的排名順序,與經濟金融政策的領導人,海協會長與對台辦等 是誰接手。在現任胡錦濤交給習近平接班後,兩岸政經情勢是否持續升溫?這將關係到台灣的產業發展,也會影響台灣金融市場。
五、台灣股市市場分析師認為,最近台灣股市有關於所謂「中國概念股」(China Play)的一些公司股價也在反應此一訊息,如圖四,台灣潤泰全公司股價日K線圖。但本文認為,因為個別產業或公司的股價表現與整體系統性因子相關性較 低,除此之外應再檢視其它相關證據,或許以上證指數的表現,還可見到一些端倪。
圖四:台灣潤泰全公司股價日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六、如圖六,上證指數自從9月26日由1999.48點的「跌破每股淨值行情」上演之後,開始明顯反彈,在上周一度上漲至2119.35 點。如果十八大之後,是中國經濟政策顯著寬鬆的開始,則股市所反應的是一個產業經濟調整,但資金寬鬆、股是在低檔可以長期投資的多頭行情。
七、本文觀察到,中國大陸的高速經濟發展已經由火熱中漸漸趨於溫和,目前兩岸產業界與學界都已經在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之發展與研究。本文在上周 五,10月5日由政治大學與我國海基會等產官學單位所舉辦之「大陸台商升級轉型:策略、案例、前瞻學術研討會」中,本文以台灣在1980年前後,新台幣由 40兌1美元升值至25兌1美元的產業淘汰經驗,發表學術評論認為:(一).企業與人一樣,要轉型升級都是為求進步與生存,需要長期時間與充裕資源。 (二).依台灣經驗,中國大陸的產業升級至少需要兩個五年計劃才能完成,今明兩年只是初步階段。(三).轉型升級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其中以企業的財力穩定 度最重要,自有資金與融資管道同心協力才能渡過改革期,因為此一改革期不會只是技術換新,連經營者的思考與人力多要推陳出新,工程浩大。(四).產業轉型 升級需要租稅減免與研究鼓勵的一些機制,可以參閱我國1990年前後發佈之「產業轉型升級條例」。
總而言之,在經濟、產業都在進行全面性的升級或轉型中的經濟體中,新的商機觸目皆是、但優勝劣敗、仍然是一場生存競爭的淘汰賽,金融的發展必需全力 配合此一升轉,才能使企業順利脫胎換骨。因此,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蓬勃對企業資金募集與奧援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國企業界對我國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所得稅最大的 憂慮。
伍、金融市場的變動關鍵四:勇敢落實與行動是成功開始
因此,我們如果以上述兩項系統性因子來做未來事件分析,我們會有下列幾項觀點:
一、美國股市因為11月6日美國總統選舉的關係會使金融市場開始觀望,投資者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對歐巴馬總統與羅姆尼的經濟與財經政策進行研究。但, 如本文在之前文章「道瓊指數登峰造極所捎來信息」之文中所指,美國失業率已經降低。QE政策有效,如不再發生其它重大系統性風險,本文主觀認為,則此一政 治變動之考驗結果只會造成投資者在觀望後再出發,美股多頭攻勢將再起。
二、由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如圖三,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如圖五研究;我們看到的近期美元資金在處於Waiting的狀態中,這或許是美股近期又 進入財報公告期,但可能也與此項因素,美國總統選舉有關。倒是,本文認為問題較大的是,中國大陸將面對明確的總體經濟軟著陸與產業轉型升級,必需要有寬鬆 的貨幣政策來給予企業豐富與充沛的資源。如果人民幣一直處在高檔不下,對企業的外銷競爭力不利,而且如本文前一段所提,在轉型升級中需要國家租稅之減免等 之支援,與資金注入。中國的貨幣政策如果還持續緊縮,則後果堪虞。
圖五: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圖,鉅亨網「債券」
三、因此,本文預估也深信,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務院將在十八大前後啟動多次溫和的但明確的寬鬆貨幣政策;例如降低存款銀行準備率等。依美國在1990 年到2000年的經濟與金融市場發展經驗,塑造溫和寬鬆的低利率環境是產業轉型最需要的。如果人民銀行與財政部長與發改委,即可能接任金融管理的郭樹清、 樓繼偉、尤權等財經領導人,若可仿照美國、考慮思考以溫和漸進之寬鬆貨幣政策,則中國深滬股市未來幾年至少會有溫和發展空間。
四、在兩岸經濟互動上,隨著台灣需要陸資與台商回流投資,中國大陸企業與台灣企業之商務與產業合作往來會更密切,但由於大多數台灣電子製造業多是以 美國消費電子大廠為代工。因此,若機緣到來,則以台灣為轉運中心的氣候可望漸漸形成,政府目前最重大也是國內最顯著公共建設之台灣航空城,國際轉運中心將 會帶可以做為兩岸與東亞轉運中心。本文也深信,兩岸不會放過這樣合作則兩利的契機!
圖六:上證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國際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