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自從美國央行之QE3政策宣告之後,全球金融與商品市場譁然,尤其是黃金現貨市場與原油市場。如圖一、二、三,在宣告之前黃金價格已有短線上揚效果。以黃金的現貨價格來看,如圖二周曲線圖,在今年814時每單位的價格是1594.83美元,之後由於對QE3預期效果,自此一路上揚至914QE宣告日之1769.6美元,明顯是以波段之漲勢來反應QE3。
由於黃金是所有國家央行貨幣發行最後與最有力之準備,因此黃金與國際貨幣基金之五種特別提款權貨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圓、人民幣呈現替代效果;當然黃金其美元替代效果是最強的,因此在黃金市場投資行為中,都是以「美元指數」的強弱勢指數變化,當成為對黃金投資判斷依據。當美元指數下滑呈現弱勢時,市場投資者就開始將資金轉往黃金,此次QE3的宣告日之前也沒有例外,黃金市場的投資人享受了一段QE3的預期效應。
貳、地緣政治的發展是黃金價格漲跌的關鍵?
在產品的特質呈現上,黃金具保值功能,有異於貨幣功能,在大學貨幣銀行理論的教科書中,貨幣有幾種功能:一為價值存存之功能。二為交易計算的單位功能等等。黃金特質展現的是其中之價值儲存功能。在今年早期主筆文已經提過,黃金因為成為貨幣發行準備,在所有貴重金屬中特別重要。以黃金的月線圖來看,黃金價格在914的宣告日時已經攀上接近歷史高價區,在914之後,黃金是否再能享受全球貨幣寬鬆貨幣政策的競賽的邊際效果?
這有待觀查,黃金在產品特質的第二種特性是「災難」(Disaster),黃金會因為戰亂而值錢。最近亞洲地緣政治不安,日本在北方與蘇聯的庫頁島南部主權之爭未浮上台面之外,在其北部領海與南韓的獨島(或稱為竹島)之爭,僵持不下;韓國現任總統為對其國內展現其強勢的領導統御能力,主帥親征、奮力登島,照了張全身個人照片以炫其國內傳媒,主權在韓。
而在日本的南方,中國大陸與台灣一直不承認,二次大戰美國代管的硫琉球群島與釣魚台列嶼交給日本是合法的。我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對釣魚台的歸屬信誓旦旦、非我莫屬,不管是現任政府執行團隊,或是民間本土漁業團體對此更是「寸土不讓」。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反應更是激烈與火爆,香港民間首先租船持了我國與中國大陸兩面巨大國旗在日本自衛隊的監視下,硬是給登上釣魚台土地。大陸則近一個多月以來,幾十大城市幾乎有志一同發動火爆的反日本示威遊行、場面失控。黃金未來價格走勢發展與此有關。
圖一:黃金現貨價格月線圖,鉅亨網「油價」
圖二:黃金現貨價格周線圖,鉅亨網「黃金」
圖三:黃金現貨日線圖,鉅亨網「黃金」
叁、日本政府為何此時挑起這一最敏感的話題?
日本經濟自1990年泡沫經濟破裂之後,國內經濟發展不佳,股市長期混在低檔、無顯著起色,資產價格更是難以恢復往日光鮮;日本年輕人在求職與生活上相當困難,因此有部份極端的個案出現。就是,以依靠祖父母或年長雙親的津貼度日,在親人過世之後也不敢呈報戶籍單位除名,就將遺體安置家中與過世的親人共同生活,可以照樣每月領取政府每個月補助之津貼以求生活溫飽。
圖四:日經225指數的泡沫化情形,鉅亨網首頁
日本不是全球的前幾大經濟體?怎麼會發生這種人倫悲劇?本文只是財務金融研究者並非社會學專家,但本文認為此社會問題之本身有幾個層次的演變值得台灣警惕:一、在離婚率高的社會中,身為其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生活壓力特別大;除非雙親在離婚之後,經濟之支援並無問題。但在心理上,可能還是會與一般正常成長之子女有差異。例如在適婚年齡時會對交往對象有「自卑感」,因為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交往對方家庭的父母及其它親人,如何對對方父母開口求取婚事;而且,父母離異前之陰影也可能使他們畏懼婚姻。辦理婚事雖只有一天,但人生意義重大,「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與「洞房花燭夜」都是華人自古以來的人生大事件。父母已經離婚的小孩,離異父母是否肯會為「前夫」或「前妻」子女共同出面主持婚事,更是小朋友的隱憂;此一隱憂會使子女對婚事有難言之隱、裹足不前,最後磋跎人生。二、日本在泡沫經濟時代似乎與明治維新的政治時代架式一樣,不知守成,野心更大;在經濟發展富有,被稱為西方學者稱為「日本奇蹟」之後,日本企業誇下海口要買下美國紐約地標、要重返夏威夷、享受珍珠港事變的驕傲等等;以為資產價格只有上漲不會下跌。而當資產泡沫破後,骨牌效應發生、兵敗如山倒,最初十年是銀行呆帳危機,造成金融機構的合併;接著是日經股市躺平、企業轉投資與民眾理財縮水;後面這十年則是日圓大幅升值,企業也快要撐不下去了,部份老牌大企業已明顯出現無可挽回的巨大虧損;有一些企業已成為台灣企業家想要購併之對象、如TFT LCD產業夏普公司近期看似就是如此。鴻海郭董日本訪問的「無緣相見」戰術運用,已經使得夏普公司總裁感覺矮人一截、有苦難言。三、同樣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家,德國在恢復強大之後做的是金援歐盟諸國,成為歐盟諸國的金融救世主,顯然就是與日本的泡沫資產時之態度不同;更是與某一些每天嚷嚷要「和平統一對方」的國家,在主權理念上更是完全不同。德國現在有要「和平解放」那一些國家?有像以前普魯士時代要去搶佔波蘭領土?但是,德國現在難道不是已經以經濟力量統了歐洲了嗎?不然,德國憲法法庭912雍容華貴的宣告所為何來?四、本文認為,東方社會傳統觀念就對土地主權觀念看不開,有的國家很怕對方獨立,還沒從LKK的舊思維中解放出來。以台灣的本地土話來講,這樣的思維就是「屁股癢」、「自找麻煩」。試想,如果用武力「解放」了對方、霸佔了對方領土,這是要去挖石油或是有稀有礦產嗎?那被征服的人民要怎麼安排?能像過去一樣,把這一些人趕到集中營去?還是要像古代王朝,把對方現在的居民全部發配邊疆去修補地球,或是叫他們全部去蓋國家領導的陵寢?五、以武力佔領別人的土地,統治別國的人民,在現代人權至上的世界觀中,那是自尋煩腦!這像所謂的「男人找小三」一樣,有些男人就是想不開,要被一個女人管了一輩子已經夠了,還要再找一個來。好日子不想過,三不五時大的來「護產」、小的來「爭寵」,你還要關心他們;要悠哉過日,也難!為什麼美國急於由伊拉克佔領中退出,邏輯道理應是如此。
肆、釣魚台紛爭要以資源共同開發為談判解決方式
本文主觀感想,日本近廿多年來在經濟長期不振與政治長期不穩定下,政務官之任用如過江之鯽,政策效率不高、政權穩固不易!只好將箭頭向外,以逞一時之快、來收攬人心。台灣雖然在311中對日本同情之至,可是本文基於淺薄之政治觀察,真的也要提醒野田,中華民族因中國大清王朝以白銀而沒用黃金當貨幣準備,以致財力大傷,被西方強權欺凌的弱勢已經成為歷史;兩岸雖然還有統獨問題,但人民對「侵門踏戶」「鴨霸態度」之同仇敵愾是兩岸不論、藍綠不分的,日本野田政權最好不要因為釣魚台問題,泯沒了台灣人民在311關東大地震中為全球對日本救援最大捐輸者之誠意。本文要奉勸日本野田首相與挑起釣魚台爭端之日本政治人士,目前日本國家發展的第一要務是經濟,不要讓夏普、SONY等大企業再連年大幅虧損下去了!
當然,美國的立場是不會讓此一情勢發生,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在太平洋島國會議中就講,一個太平洋這麼大是可以容得下很多大國的!這當然是「話中有話」,美國第七鑑隊就在亞洲,雖然美日有安保條約,但若持續惡化,美國不會置身事外的。美國武力的動用通常是以「維持現狀」為主;日本現任首相野田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如果一定要蠻幹,其下場可能與過去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總統一樣,被強權國家政治運作掉、搞下台回家種田去。由日本挑起的此一主權問題,中國除民間仍有憤怒場面與軍方之強硬外,官方反應已經非常節制了。中國國家領導接班人習近平在息影多日後近日露臉,上周六還意有所指的說,中國不會成為霸權國家;本文認為,在中國大陸可能會對日本經濟合作限縮,如中日韓FTA談判無限延期之潛在威脅之外,美國的介入也會讓此一小島主權爭議漸漸平息。
因此,我們對黃金價格的觀點如下:一、在914美國FED對QE3宣告之前,黃金價格是多頭走勢。二、在914之後,國際地緣政治之發展,如上述日本與台灣及中國之釣魚台主權爭議、與越南菲律賓與中國、台灣的南海主權問題如果持續爭議,對黃金價格是利多。三、但如果美國強勢介入此些爭議,則此一「利多」則對黃金價格可能無用武之地。四、本文認為,所有的資產爭議大小取決於中長期之經濟價值有多大?我國與日本及中國大陸之釣魚台主權爭議,如步入資源之共同開發,則可望獲得平和之政治解決;也就是「一個釣魚台,主權各自表述」。以上的這一些紛爭會影響的黃金商品的價格,因為黃金畢竟還是一種「災難性的保值商品」。
伍、通貨膨脹之種類
而與原油有關的非經濟因素當然就是中東情勢;本文發現,在QE3宣告日之後北海原油呈現的不是事前反應利多,而是事後以利多出盡來反應,竟然以大跌收場,如圖五、六。莫非QE3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圖五:原油價格月線圖,鉅亨網「期貨」
圖六:原油價格日線圖,鉅亨網「油價」
通貨膨脹種類有那一些?翻開大學教科書,至少分成三類:一、需求型的(Demand Pull)。二、成本推動型的(Cost Push)。三、結構出問題的(Structure Inflation)。當然還可以以「預期到」與「非預期到」等等去分類,族繁不及備載、本文不再贅言。本文將油價與經濟成長做情境組合,可以分成四類:一、通貨膨脹成長、經濟也成長。二、通貨膨脹上揚、經濟衰退。三、物價上不去、經濟成長也持續降溫。四、經濟成長無通貨膨脹。這四大類別之總體經濟情況以第四種最不可能發生。物價與通貨膨脹兩大問題,都是美一國中央銀行的政策責任、近期來台訪問之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博士(Thomas J. Sargent),他也算是理性預期學派的大將,他的理論主張是貨幣政策不是仙丹妙藥,長期會被預期到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是無用的,因此,各國央行在使用貨幣政策時要有紀律。本然雖然對理性預期學派也不陌生,但不過本文觀點與他老人家有點不同。因為,不管是QE1或QE2、QE3,這一些多是外科手術,當人有重大疾病時,如果不去看醫生、不服用藥物、不用手術,那你看看,包準你當下就呼天搶地、哀聲震天!先將劇痛穩住,至於長期是否無用,那可再慢慢調整了!
QE3最大的代價當然就是通貨膨脹,就像前幾天與內人去麵包店購買蛋塔一樣。一個小小剛出爐的蛋塔要45元,雖然身懷幾張千元大鈔;但內人看到我掏錢速度之慢、又面有菜色,就很客氣地笑笑對我說,那就少買你的那一個好了!拜託,開玩笑!兩個蛋塔可以換一客雞腿飯了,這種錢怎麼可以掏出來?
QE3會引發什麼類型的通貨膨脹?一、二、三、四?本文觀點如下:一、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明白告訴我們,中國經濟已經可以確定軟着陸(Soft Landing)開始。二、美國在失業與財政懸崖(Fiscal Cliff)之下,要提振有效需求是不容易的!能維持現狀、不再惡化已是功德一件了。三、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此時,就用「驚魂甫定」形容是最合適的。在這一些情勢下,本文看法與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之景氣觀點近似,U字型復甦 。因此,在經濟發展上,接下來全球會經歷一段物價在高檔下不來、薪水提高困難、經濟成長緩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金融股票市場可能就像美國股市道瓊指數過去一季的走勢一樣,雖然也會緩緩上揚,但即使已經漲到了13,000點,但華爾街竟然還是在裁員,這就是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 Inflation);這是在通貨膨脹四大類型中,「痛苦指數」最高的。
陸、鉅亨網的原物料價格資料與曲線圖在訴說什麼未來?
雖然短期全球經濟會面對停滯通貨膨脹,但長期由我們鉅亨網同仁長期辛苦建立起來的產業資料庫,原物料價格走勢來看,長期通貨膨脹應不致發生。QE3只是支撐這一些與石油或鐵礦砂有關原物料之價格處於目前高檔位置,要重返高價榮耀,已經時不我予!如與鋼鐵產業悠關的鐵礦砂,如下圖七,中國大陸的鐵礦砂報價,價格由2012年5月間之4,392人民幣/噸一路走跌至3,362人民幣/噸,顯然是空頭走勢,未來若還要漲回到4,392人民幣/噸,已非容易之事。以此中國大陸熱軋鋼3mm均價走勢圖、及圖八全球碳鋼指數,對照我國鋼鐵股領導廠商中鋼之股價顯然是「有志一同」,如圖十。
圖七:中國大陸熱軋鋼3mm均價,單位:公噸人民幣
圖八:全球碳鋼指數,鉅亨網「原物料」
圖九:鋼鐵產業鍊型態,鉅亨網「籌碼贏家」軟體
圖十:我國中鋼公司股價周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我國中鋼公司股價最低點為9月3 日24元/股,在QE3之前有小幅反應利多,但若要再重返35元/股的高價區,那就不是只有QE3的宣告效果就可以達成;實際需求也要出來,如房地產景氣、政府之公共工程建設等。在中國大陸的鋼材報價不振,PMI指數已經明顯下滑之際,中國大陸熱軋鋼3mm均價短期內大漲困難情形下,公司價值很難在短期內又恢復榮景。
與石油最有關的石化原料價格也是如此,全球石化業中間原料產品PVC(聚氯乙烯)的最大生產者就是我國台塑企業,其報價之走勢在此次QE3前有預期效果,但在QE3之後也都需要各憑本事,要看需求面的本事了。
圖十一:全球聚氯乙烯之價格走勢圖,鉅亨網「原物料」
圖十二:石化產業鍊,鉅亨網「籌碼贏家」軟體
圖十三:台塑股價日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軟體
由圖十三,台塑公司股價日K線圖,短期欲重返117元/股高價已不易。本文再度強調,並未對台股之股價有任何主觀偏見,只以專業與產業之Momentum做學術研究。上述,鋼鐵與石化兩種產業的報價分析與公司股價之對比,就是此時從事金融投資最需要的分析模式,其餘可以類推。本文以此對比模式所要表達的就是,不能只靠QE3的寬鬆政策,在QE3之後要有產品實際之需求才能使公司價值提振。那產品的需求面如何判斷?本文以過去股市市場分析常用的指標,即以全球運費指數之趨勢來研究全球經濟之需求面是否會因QE3迅速恢復。
如下圖十四,波羅的海運費指數,就是全球之散裝輪運費的變動。由圖十四可見,波羅的海運費指數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即呈現「重跌後躺平」狀態;顯見2008年金融利空對實體經濟之破壞威力。難怪古典經濟學派對金融市場有偏見,意有所指的「不生雞蛋、只放雞屎」、貨幣只是一層面紗、強風一吹就原形畢露。
圖十四:代表全球貨暢其流之散裝運費指數,鉅亨網「原物料」
本文認為,2008年是全球經濟資產價格泡沫化最大之時,最美好的資產價格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是「將離去的秋波再回送」。這一些高價格資產正在由即將駛離的車窗內,向我們揮手說再見;本文認為,今年下半年之後迄今,是通貨膨脹離去前「最後的溫柔」,物價與房價就像一張「關雲長的紅臉」,難以開口對我們說再見。但,真正的意圖是-「想要分手了」。
柒、結論
總合以上的論述,可見目前全球之經濟情況是,在經濟供給面緩慢減速之同時,因為有FED的QE3與歐洲央行之「直接貨幣交易」政策撐住了需求面急速的下降;因此,經濟發展由衰退恢復穩定。但此種情形要再造就出物價的顯著上揚,恐已經不容易了,薪水都沒動,不吃一些高價食物或零食也不會少掉一塊肉,怕什麼?
本文會認為短期有因通貨膨脹有點痛苦,但一些日子過後消費者會發現,大多數的消費品,在同樣效用下是有低價之替代品的。這一些不合理的物價,就會因為市場替代品之競爭而降溫,最後自動回歸到消費者認為合理的價格。就如西瓜、由今年5月份的18元一台斤、吃到8月份的40元一台斤之前,開始喊停;嘿嘿,最近又降到25元一台斤,水果店老闆還拜託我捧場一下。總而言之,本文認為QE3會鞏固已在高檔上之物價,但不會再引發劇烈性通貨膨脹;這樣說好了,在QE3後全球消費者雖會有通貨膨脹之再度預期,但最後終究不會再惡化。在QE3效應下,台灣金融市場投資,此時溢價報酬應是股市優於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