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31 07:59
我們常看到魔術師兩手空空的,突然間“變”出雞、鴨、鴿子或者其他活物。如今,美聯儲又要當回魔術師上演“無中生有”的“拿手好戲”了。在美國經濟增長缺乏可持續性動力的情況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會議紀要顯示,公開市場委員會許多委員支持推出新的資產購買計劃,也就是所謂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
所謂量化寬松,是指在市場缺乏流動性的情況下,通過增印鈔票“無中生有”地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并用以購買政府債券、銀行資產,或借錢給接受存款機構,從而紓緩市場的資金壓力。筆者注意到,美聯儲此次用了“許多”這個詞來形容委員們的支持態度,這表明美聯儲官員實際上已非常接近於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基於該會議紀要釋放的信息,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即便最近美國一些經濟數據有所改善,美聯儲依然極有可能在9月中旬的下一次例會上出臺進一步的寬松政策。
筆者想引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的一句話:“美國已經患上了‘量化寬松依賴症’。”因為經濟復甦減緩以及傳統政策渠道受阻使得美國經濟更加仰仗新的量化寬松。同時筆者還想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全世界都將患上‘美國量化寬松恐懼症’。”因為超量美元一旦經由美國貨幣當局創生出來,便不會憑空消失,而是形成熱錢流向全世界經濟社會各領域,熱錢的流入和過多的美元追逐有限大宗商品引起的價格暴漲將有可能給他國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同時,量化寬松將導致那些擁有巨額美元儲備的國家資產變相貶值、大幅縮水。中國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至於美國經濟會否因多印鈔票、加大貨幣供給就復甦,并實現工業生產的恢復?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重要。連美國人自己都十分清楚:美國多年來一直玩金融,正經的工業生產都有所耽誤。近期又千方百計地招海外制造業回流以增加其國內的就業機會,不過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近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半年報告中對“財政懸崖”提出警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美國經濟的溫和復甦將可能被逆轉,明年經濟將重回衰退。比較糟糕的情況下,2013年美國經濟將萎縮0.5%,失業率可能升至9%。於是,新一輪量化寬松就成了救命稻草,呼之欲出了。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敢於實行超大規模量化寬松的國家,這和美元作為全球最大儲備貨幣的地位是分不開的。首輪於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間購買了價值1.725萬億美元的資產,次輪於2011年購買了總額為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意味著美國共額外發行了超過2.1萬億美元的超量貨幣。在其享受大量印刷紙幣所帶來的充裕的流動性的同時,卻通過其龐大的海外美元資產將貨幣貶值和通脹的風險轉嫁給他國。歐洲因主權債務危機也十分缺乏流動性,也實行了一定規模的量化寬松,但無論如何也不敢采取如此大規模的量化寬松直接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據了解,歐洲央行采取的是通過向商業銀行提供抵押貸款的方式,間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一點與美聯儲兩次量化寬松政策通過直接購買金融資產方式向市場直接注入流動性不同。說白了,還是歐元實力不濟。歐元外儲達不到向歐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輸送通脹風險的規模,如果采取超大量化寬松政策,勢必自食通脹加劇的惡果。
另外,對於疲弱的中國經濟來說,如果此時美國推出量化寬松,不啻於雪上加霜的又一劑毒藥。從大國戰略博弈層面來看,影響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決策的最重要因素是中國。筆者傾向於認為,鑒於中國經濟目前下行壓力較大,美聯儲此時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以加速熱錢外流,將無異於將中國向懸崖下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