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的經濟學家認為,即使有現有措施和更多新政策的支持,中國的增長復甦仍可能是一個溫和緩慢的過程。據其觀察,目前中國許多政府官員對2012年GDP增長的預期,已從原來的8.0%下調到7.5%左右。
巴克萊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及中國經濟學家常健等人在最新報告中透露上述信息。
報告指出,中國疲軟的7月經濟數據粉碎了許多中國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的美好預期。此前,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在7月出現反彈。令人失望的數據和對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使得市場期盼更為積極的寬松政策。但政府并沒有宣布任何重大刺激措施。
報告分析中國政府沒有大規模刺激經濟的原因。目前市場上存在幾種說法,包括“決策者對增長風險視而不見”“領導人忙於權力交接”和“政府資金不足”等等。
但巴克萊認為真正的原因有三其一是政府官員對宏觀經濟的趨勢評估并不統一,是混雜的,不足以推動積極的政策響應;其二是鑒於增長復甦可能延遲和通脹可能回升,經濟決策變得更復雜;其三是缺乏政府高層的明確指示,政府部門各自為戰,降低了政策支持增長的效率。
不過,巴克萊預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在8月經濟數據出爐后,制定經濟刺激計劃。政府可能會繼續批準更多新的投資項目,通過降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等措施放松貨幣政策,以及有效地放寬購房限制。
此外,還將有新的刺激措施,包括動用財政部總額達3萬億元的調節基金,政府將進行更多的財政刺激;增加出口退稅,如將出口退稅率最高上調3個百分點;通過現金補貼、稅收優惠和降低貸款利率促進消費。
不過,巴克萊認為,即使有現有措施和更多新政策的支持,增長復甦也很可能是一個溫和緩慢的過程。
在過去兩個月,部分地方政府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總額超過“7萬億”,規模遠超上輪金融危機后中國的“4萬億”刺激計劃。
但報告指出,這些計劃更像是規劃藍圖,大部分計劃將持續多年。而最重要的是,這些藍圖缺少具體的融資計劃。受稅收收入放緩、土地收入下降的影響,大部分地方政府缺少資金去支撐上述投資計劃。
如此一來,地方政府要么依靠企業,但短期內,企業也面臨困境。另一條出路就是面向公眾或金融市場融資,而后者取決於最高領導者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否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