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聯準會祭出更多的刺激措施,股市很可能再度受到激勵,但投資人和經濟學家都同意,他們不想要 QE3。
《CNNMoney》公布一項投資策略調查,顯示 93% 的受訪民眾表示,他們不認為聯準會應該在 9 月 13 日的會議中宣布更多的刺激政策;受訪的經濟學家則有 77% 持有相同看法。
兩個族群中的多數人都表示,刺激措施可能會帶動股市,但是對總體經濟則是幾乎沒有影響。
聯準會從 2008 年尾起就將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還發動了兩輪量化寬鬆跟扭曲操作,進一步壓低利率,但就算有廉價的信用也不代表信用容易取得。
房貸利率很低,但是信用不完美的人想要借到錢還是很困難。小企業也是如此,但銀行業還有 1.5 兆美元的超額存款。
大街上又開始體驗到通膨帶來的壓力,Miller Tabak 分析師 Miller Tabak 指出,油價再度逼近每桶 100 美元,汽油價格處於高點,食物價格也在上升,然而聯準會計算通膨的方式是會扣除能源與食物的部分。
伯南克可能會在 Jackson Hole 的演講上,透露關於 QE3 的口風。如果量化寬鬆再度發威,可能將使美元走軟,並且推升其他商品如原油之類的價格。
獨立能源研究機構 KilduReport.com 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來自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機制即將到來,無論你對更多寬鬆計畫的必要性及效率有什麼看法,市場都將隨之起舞。結果就是,對於通膨敏感的商品如黃金及原油,將持續走高。」
這可能會讓某些交易員開心,但對消費者來說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儘管房市出現了一些讓人鼓舞的跡象,但是消費者開支仍相對疲軟,且經濟成長在最好的狀況下,也只能在今年剩下的日子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