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中國鄧小平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以來,除對越南發動懲罰戰爭與六四之外,另一次最大的社會不安。在面對國際經濟的情勢顯然不是樂觀之際,亞洲的主權問題如果引發對抗,甚至於戰爭,對於區域經濟發展是極負面影響。
而韓國,最近突然也不知道是那根筋不對,可能是韓國總統選舉,反對陣營來勢洶洶,現任總統李明博近期奮勇登上北方與日本有爭議的獨島,擺明了就是要與日本槓上;日本外交部也不是省油的燈,馬上決定將由近日起停止對韓國國家公債的購買。韓國之代價不低,這對韓國國家財政與經濟發展來講是不利的;因為韓國企業是借由FTA與財務槓桿對外貿易大幅擴張,與世界前幾大經濟體的日本搞壞關係,對日韓FTA簽訂會有很大變數;而對韓國的企業與國家財務預算更是不妙。在全球對主權債務敏感之際,如果韓國國家的債信評等因此發生變動,國際信評機構因此對韓國有意見,下調其國家主權評等,則韓國更是得不償失。
由上述政治社會的演變,我們隱約見到,由於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加上政治人物對於接棒與選舉等考量,使得這幾個國家的外交關係由友好變為緊張,甚至於惡臉相向,這對經濟貿易發展絕對沒好處可言;就跟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時一樣,台灣與中國大陸股、匯市也沒好臉色看。是不是這一些政治人物因為自己國內的GDP成長率不斷調降,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大,有意放任民意壓力發洩,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對區域經濟絕對是不是好事。試想中國大陸主導的東南亞國協,如果中、越,與中、菲武力相對,則東協能再進步?中日韓FTA也是如此,這時的政治人物千萬不要聰明過頭,為政權之私利而埋下國家之禍根。
難不成釣魚台與獨島之海面下有豐富石油或是有稀土礦物,還是可以開發建賭城,或是它的天空是蔚藍、海水是甜美的,佔領它對後代子孫福利無窮;多方一定要在此時搞到得你死我活嗎?
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之深層意義?
除採購經理人指數之外,上周全球金融市場也注意到「美元指數」之轉弱,市場關心美元指數走勢,其所代表的意義是為投資重要參考。
我們認為美元近期走弱之原因為:一、國際投資熱錢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之「617」-希臘國會選舉,「630」-歐盟會議之後,之前大量投到美國家購買公債之資金已獲利了結,資金由美債市場轉戰風險較高,但未來風險溢價也可能會較高之希臘、西班牙國家公債。如圖,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不再是只跌不漲(價格只漲不跌),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也不再是只漲不跌(價格只跌不漲),資金的轉變與移動正在異位中。二、部份資金在美國境內轉戰股市,造成股市漲至歷史高點附近;台灣股票市場因此一外溢效果而受益,(如前一周主筆室文)。三、有部份資金轉往黃金與期貨油價市場。因此,美元近期的貶值是因為風險解除後,資金由美債繼而由美股轉戰各金融子市場與全球其它被低估之市場;一方面可能也在反應對FED之期待。(接下頁)
圖三: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鉅亨網「債券」
這一些波動也告訴我們:一、國際投資機構目前並未對任何一種市場情有獨鍾;既不是認為債券只漲不跌,也不是會馬上將道瓊指數買到歷史高點之上繼續再向前衝。二、美債不再是唯一投資最安全之所在,國際資金已表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釋懷;簡言之,由目前各市場之表現來看,國際投資機構是轉戰各市場,在各種市場中進行短期套利,如圖,美國與希臘之債市比較便可見到希臘十年公債之價格正在上漲。三、由黃金價格走勢來看,目前市場在關心的是FED之行動與9月12日德國憲法法庭之決議。如果此一決議不利於歐盟,則歐元會有震盪,而美元若又因FED之寬鬆貨幣政策再起,則較佳的貨幣會回歸到以黃金為替代;因此,黃金上漲是因為此些風險與政策使然。
圖四: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鉅亨網「債券」
伍、黃金價格告訴我們風險將可能發生
圖五:國際黃金價格近期反彈,鉅亨網「黃金」
由圖五,黃金現貨價格近期每單位由低檔上漲至8月22日1655.9美元,由中期的線圖來看有持續走揚之趨勢。
總言之,黃金是風險性資產,我們判斷,黃金價格在9月12日德國憲法對歐盟之決策意見有所決定前,可能成為為保守資金進駐投資之標的。本周國際金融市場可能會呈現風險趨避現象,也就是股市與債市多呈現一種盤整的走勢,而油價、金價則可能持續反應9月風險而被青睞。
可能是市場仍然充滿對QE3之期待,上周金融市場將金價之上揚並非訴求於德國憲法風險,卻將多頭因素歸因於對美國QE3之期待。我們認為此情有可原、但真正之原因我們主觀看法仍是風險使然。FED的QE3自今年5月起就一直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多頭的期待,而這一份期待一直持續不降,但既未實現、也尚未落空。
「對QE3之期待」這一演變,半年以來對全球金融市場是正面的,這也是FED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功能,相當符合中國孫子兵法中之不戰而屈人之兵、FED不動而造就股市多頭之功、並暫時維繫了全球實體經濟於不墜。「希望相隨、有夢最美」,最好是全球投資者能夠一直如此期代下去。我們認為,FED永遠不會說它不會做QE3、QE4,它只會說目前的情形如何,有必要時它會如何,什麼是「有必要」?那就是「一個必要,各自表述」了。
但當投資人在再三等待後,FED之QE3之「期待效果」將會逐漸失去效力,其影響效果也會遞減;此時QE3之實際行動若還不再展現,則市場將對期待鈍化以致於落空,不利於市場。因此,QE3適時展現將成為未來FED的主要議題。什麼是最適時機?也就是在市場認為「即使做了也沒用」之前;在此之前,QE3之期待效果與實際效果對市場多不會消失。市場期待FED主席伯南克在下周央行年會中,能再對QE3提出暗示,或是對下個月之利率決策會議有所提點。
由以上各市場,債市、股市與匯市及相關政策與風險的互動關係與短期結果來看,全球金融市場正處於雨露均霑狀態中,沒有一個市場在短期之內可以獲得超額報酬;而這也印證全球企業的生產活動尚需提振,歐美債務問題雖暫無近慮、但有遠憂,仍然要歐盟與美國國會趕快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陸、「痛苦指數」會升高?
油價升高與購經理人指數下降告訴我們的是「痛苦指數」會升高。我們認為,在這一些市場變動中,短期以黃金價格的反彈最為確定,而其展現的應是風險大於展現FED之政策意義。因為美國股市與債市因已多攀到歷史高價區,金價正在告訴我們,股市與債市已有風險,在短期內同步回檔之機率較高。而此一回檔應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無關。(接下頁)
其實,今日的這一些數字演變已經在告訴我們,經理人指數會下降就是失業率改善有待加強,而油價上揚代表物價短期內仍將居高不下,這兩種現象匯總結果就是所謂的經濟「痛苦指數」;這也意謂,若經理人指數下跌,所得不會增加,更可能下降;而物價又上揚,對於生活支出必然又是傷腦筋;與台灣最近油價一樣,每周六開車族又開始得對油價做預測、然後抓狂。生活痛苦指數升高。
圖六:北海布崙特原油價格反彈,鉅亨網「期貨」
在痛苦指數增高之下,所謂的庶民經濟那有心思去買股票,這種情況也表現在道瓊與台股的成交量結構上。如已經被外資連買超半個多月的台股,融資買進的意願就是聞風不動;而美股在上周五仍在機構投資推波助瀾下再漲近百點,但市場交易員卻說是目前在度小月,量與價落差很大,爽了長期投資人,可是以經紀收入為主的券商主管卻每天都被「釘在牆上」,總公司三不五時都在跟他要對業績「有個交待」。
柒、結論
在實體經濟持續壓力增高下,全球金融市場以美債、美股與德股三枝獨秀,其它市場雖也受惠,但似乎是書生上戰場、慢條斯理,急壞多頭。目前這樣的情勢似乎告訴我們,近期歐盟德國9月憲法庭決議是惹不起的風險,因此黃金表態;而美股因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多頭最大的光明燈,但是似乎是千山它獨行,其它股市似乎不太領情,要跟進送它也跟不上;但我們認為在德國司法人士想通了,以大局為重、決議定案後,全球金融市場應會一起再開多頭派對! (文:鉅亨網主筆邱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