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難不成只有美股獨漲 它股無法相隨?
日期
2012-08-27
鉅亨網主筆 邱志昌  2012-08-27  07:09  

壹、前言

圖一:美國與中國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鉅亨「經濟指標」
圖一:美國與中國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鉅亨「經濟指標」

上周全球股市,因為受到歐洲與中國大陸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下跌之影響而回檔,即中國大陸與美國之採購經理人指數同步下跌,因此造成全球股市明顯回檔。

採購經理人指數代表企業的擴張活動,它與資本支出之屬性相同,但偏向短期性之指標;因為它是月資料,因此我們每月看到的最終數據是代表企業訂單之增減。

財務報表之「現金流量表」中有三大現金流量,營業、融資與投資。在生產活動中「資本支出」屬於公司現金流量的投資活動,是機器設備或是土地廠房購買之支出,此項支出在公司中一定是重大決議,都是在預算案中充份討論非即席之作,因此資本支出代表一個企業對該產業或該公司景氣與擴張之一種長期觀點與行動;大多數公司每年底做今年結算與明年預算時,會依對明年景氣之看法而對資本支出有定調。採購經理人指數則是一種短期指標,因為公司有產品訂單,因此經理人要採購原物料;這一些支出是動態的,沒有訂單此一指標就會下跌。在個體經濟學之廠商理論中,資本支出是「固定成本」;採購經理人指數之波動代表「變動成本」。

貳、其它重要市場波動內容?

圖二:美元指數近期轉弱,鉅亨網「匯率」
圖二:美元指數近期轉弱,鉅亨網「匯率」

廠商理論告訴我們,當產品的售價高於固定成本加上變動成本時,廠商之生產數量會增加;而當廠商必需面對下降的售價時,如果售價已在變動成本以下,生產數量會下降,做越多賠越多的意思;我們認為,上周所公佈之中國大陸與歐洲採購經理人指數是在下跌中,代表廠商的利潤在衰退,但還不致於到虧損地步;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還處於較為理想的多頭情勢中。

採購經理人指數下降之意義是短期企業擴張受阻,對原物料採購與人員的雇用將減少;若持續演變,則對於失業率之降低是不利的;還好的是,歐洲與中國大陸情形雖不佳,目前此一指數的下降,全球三大經濟體中仍有美國此一全球最大經濟體仍然獨撐大局。但值得持續注意的是,中國大陸長期以往之經濟發展,如果此一指數持續下降,則將會被確認「軟着陸」已然發生。在經濟體調養生息的過程中,無外生變數干擾,對經濟之自我供需循環與自動癒合效果是指日能待,可以很快復甦,但若有外生變數也插一咖,則情勢會複雜、難分難解與惡化。

叁、政治人物請以天下蒼生為重!以和為貴!

這其中最令人不安的發展是,亞洲海上島嶼主權爭議。最近地緣政治上的發展令人不安。這對年底中國政權的交棒將會形成敏感之社會風險。中國大陸在長期經濟蓬勃發展之後,累積了中國幾百年來最高的自信心,對於主權議題特別敏感;在南海與東海的土地主權問題主張上,民意浪潮日益高張乃至於近期演出情緒化;除期香港保釣人士手持兩岸國旗搭船靠近且游上釣魚台之外,中國軍方對於南海問題也毫不示弱,頻頻對越南與菲律賓嚴厲警告。繼而,在中國各大城市中更是同步有大規模的保釣大規模的遊行集會運動,幾乎演出遍地開花,有些城市接近演變成暴動,把無辜民眾的日本廠牌轎車燒掉了。(接下頁)

 

這可能是中國鄧小平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以來,除對越南發動懲罰戰爭與六四之外,另一次最大的社會不安。在面對國際經濟的情勢顯然不是樂觀之際,亞洲的主權問題如果引發對抗,甚至於戰爭,對於區域經濟發展是極負面影響。

而韓國,最近突然也不知道是那根筋不對,可能是韓國總統選舉,反對陣營來勢洶洶,現任總統李明博近期奮勇登上北方與日本有爭議的獨島,擺明了就是要與日本槓上;日本外交部也不是省油的燈,馬上決定將由近日起停止對韓國國家公債的購買。韓國之代價不低,這對韓國國家財政與經濟發展來講是不利的;因為韓國企業是借由FTA與財務槓桿對外貿易大幅擴張,與世界前幾大經濟體的日本搞壞關係,對日韓FTA簽訂會有很大變數;而對韓國的企業與國家財務預算更是不妙。在全球對主權債務敏感之際,如果韓國國家的債信評等因此發生變動,國際信評機構因此對韓國有意見,下調其國家主權評等,則韓國更是得不償失。

由上述政治社會的演變,我們隱約見到,由於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加上政治人物對於接棒與選舉等考量,使得這幾個國家的外交關係由友好變為緊張,甚至於惡臉相向,這對經濟貿易發展絕對沒好處可言;就跟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時一樣,台灣與中國大陸股、匯市也沒好臉色看。是不是這一些政治人物因為自己國內的GDP成長率不斷調降,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大,有意放任民意壓力發洩,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對區域經濟絕對是不是好事。試想中國大陸主導的東南亞國協,如果中、越,與中、菲武力相對,則東協能再進步?中日韓FTA也是如此,這時的政治人物千萬不要聰明過頭,為政權之私利而埋下國家之禍根。

難不成釣魚台與獨島之海面下有豐富石油或是有稀土礦物,還是可以開發建賭城,或是它的天空是蔚藍、海水是甜美的,佔領它對後代子孫福利無窮;多方一定要在此時搞到得你死我活嗎?

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之深層意義?

除採購經理人指數之外,上周全球金融市場也注意到「美元指數」之轉弱,市場關心美元指數走勢,其所代表的意義是為投資重要參考。

我們認為美元近期走弱之原因為:一、國際投資熱錢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之「617」-希臘國會選舉,「630」-歐盟會議之後,之前大量投到美國家購買公債之資金已獲利了結,資金由美債市場轉戰風險較高,但未來風險溢價也可能會較高之希臘、西班牙國家公債。如圖,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不再是只跌不漲(價格只漲不跌),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也不再是只漲不跌(價格只跌不漲),資金的轉變與移動正在異位中。二、部份資金在美國境內轉戰股市,造成股市漲至歷史高點附近;台灣股票市場因此一外溢效果而受益,(如前一周主筆室文)。三、有部份資金轉往黃金與期貨油價市場。因此,美元近期的貶值是因為風險解除後,資金由美債繼而由美股轉戰各金融子市場與全球其它被低估之市場;一方面可能也在反應對FED之期待。(接下頁)

圖三: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鉅亨網「債券」
圖三: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鉅亨網「債券」

這一些波動也告訴我們:一、國際投資機構目前並未對任何一種市場情有獨鍾;既不是認為債券只漲不跌,也不是會馬上將道瓊指數買到歷史高點之上繼續再向前衝。二、美債不再是唯一投資最安全之所在,國際資金已表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釋懷;簡言之,由目前各市場之表現來看,國際投資機構是轉戰各市場,在各種市場中進行短期套利,如圖,美國與希臘之債市比較便可見到希臘十年公債之價格正在上漲。三、由黃金價格走勢來看,目前市場在關心的是FED之行動與9月12日德國憲法法庭之決議。如果此一決議不利於歐盟,則歐元會有震盪,而美元若又因FED之寬鬆貨幣政策再起,則較佳的貨幣會回歸到以黃金為替代;因此,黃金上漲是因為此些風險與政策使然。

圖四: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鉅亨網「債券」
圖四: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鉅亨網「債券」

伍、黃金價格告訴我們風險將可能發生

圖五:國際黃金價格近期反彈,鉅亨網「黃金」
圖五:國際黃金價格近期反彈,鉅亨網「黃金」

由圖五,黃金現貨價格近期每單位由低檔上漲至8月22日1655.9美元,由中期的線圖來看有持續走揚之趨勢。

總言之,黃金是風險性資產,我們判斷,黃金價格在9月12日德國憲法對歐盟之決策意見有所決定前,可能成為為保守資金進駐投資之標的。本周國際金融市場可能會呈現風險趨避現象,也就是股市與債市多呈現一種盤整的走勢,而油價、金價則可能持續反應9月風險而被青睞。

可能是市場仍然充滿對QE3之期待,上周金融市場將金價之上揚並非訴求於德國憲法風險,卻將多頭因素歸因於對美國QE3之期待。我們認為此情有可原、但真正之原因我們主觀看法仍是風險使然。FED的QE3自今年5月起就一直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多頭的期待,而這一份期待一直持續不降,但既未實現、也尚未落空。

「對QE3之期待」這一演變,半年以來對全球金融市場是正面的,這也是FED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功能,相當符合中國孫子兵法中之不戰而屈人之兵、FED不動而造就股市多頭之功、並暫時維繫了全球實體經濟於不墜。「希望相隨、有夢最美」,最好是全球投資者能夠一直如此期代下去。我們認為,FED永遠不會說它不會做QE3、QE4,它只會說目前的情形如何,有必要時它會如何,什麼是「有必要」?那就是「一個必要,各自表述」了。

但當投資人在再三等待後,FED之QE3之「期待效果」將會逐漸失去效力,其影響效果也會遞減;此時QE3之實際行動若還不再展現,則市場將對期待鈍化以致於落空,不利於市場。因此,QE3適時展現將成為未來FED的主要議題。什麼是最適時機?也就是在市場認為「即使做了也沒用」之前;在此之前,QE3之期待效果與實際效果對市場多不會消失。市場期待FED主席伯南克在下周央行年會中,能再對QE3提出暗示,或是對下個月之利率決策會議有所提點。

由以上各市場,債市、股市與匯市及相關政策與風險的互動關係與短期結果來看,全球金融市場正處於雨露均霑狀態中,沒有一個市場在短期之內可以獲得超額報酬;而這也印證全球企業的生產活動尚需提振,歐美債務問題雖暫無近慮、但有遠憂,仍然要歐盟與美國國會趕快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陸、「痛苦指數」會升高?

油價升高與購經理人指數下降告訴我們的是「痛苦指數」會升高。我們認為,在這一些市場變動中,短期以黃金價格的反彈最為確定,而其展現的應是風險大於展現FED之政策意義。因為美國股市與債市因已多攀到歷史高價區,金價正在告訴我們,股市與債市已有風險,在短期內同步回檔之機率較高。而此一回檔應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無關。(接下頁)

其實,今日的這一些數字演變已經在告訴我們,經理人指數會下降就是失業率改善有待加強,而油價上揚代表物價短期內仍將居高不下,這兩種現象匯總結果就是所謂的經濟「痛苦指數」;這也意謂,若經理人指數下跌,所得不會增加,更可能下降;而物價又上揚,對於生活支出必然又是傷腦筋;與台灣最近油價一樣,每周六開車族又開始得對油價做預測、然後抓狂。生活痛苦指數升高。

圖六:北海布崙特原油價格反彈,鉅亨網「期貨」
圖六:北海布崙特原油價格反彈,鉅亨網「期貨」

在痛苦指數增高之下,所謂的庶民經濟那有心思去買股票,這種情況也表現在道瓊與台股的成交量結構上。如已經被外資連買超半個多月的台股,融資買進的意願就是聞風不動;而美股在上周五仍在機構投資推波助瀾下再漲近百點,但市場交易員卻說是目前在度小月,量與價落差很大,爽了長期投資人,可是以經紀收入為主的券商主管卻每天都被「釘在牆上」,總公司三不五時都在跟他要對業績「有個交待」。

柒、結論

在實體經濟持續壓力增高下,全球金融市場以美債、美股與德股三枝獨秀,其它市場雖也受惠,但似乎是書生上戰場、慢條斯理,急壞多頭。目前這樣的情勢似乎告訴我們,近期歐盟德國9月憲法庭決議是惹不起的風險,因此黃金表態;而美股因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多頭最大的光明燈,但是似乎是千山它獨行,其它股市似乎不太領情,要跟進送它也跟不上;但我們認為在德國司法人士想通了,以大局為重、決議定案後,全球金融市場應會一起再開多頭派對!   (文:鉅亨網主筆邱志昌)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