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2-08-24 22:0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未來幾個月再度採取行動,推升經濟成長的預期逐漸消退,全球股市因而受創。但有些分析師說,面對這種情況,投資人或許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他們認為,另一波的振興措施--廣泛預期是Fed推出的量化寬鬆政策(QE)--將暗示美國經濟陷入了困境,所以,缺少此一行動,投資人應將之視為利多訊號。
「任何形式的QE都是最後手段:等同承認其他貨幣工具已不再有效。沒有QE代表沒有恐慌,」City Index公司分析師Peter Esho說。
量化寬鬆--買進政府公債,挹注資金進入金融市場--被視為是,當傳統貨幣政策失效時,央行用以推升經濟成長的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當全球金融危機於約五年前開始時,幾個大型經濟體便採取了這種做法。
自2008年以來,Fed便維持利率於接近零水平,同時進行了二波量化寬鬆行動,以降低長期借款成本,促進投資與成長。
周四,華爾街股市回檔,跌回了部份近來亮麗的漲幅,亞洲股市周五亦收低,投資人減緩了對Fed推出振興措施的預期,為利空。
但分析師說,就業市場出現一些正面訊號,為Fed目前未進一步放寬信用的理由。例如,美國7月新增就業達16.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