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15 18:32
近來的一些新聞似乎預示著房地產市場的復蘇。五六月份的房地產銷售量的確有所回升。任何市場調整都不是直線的,從6000點到2000點,A股市場 泡沫的破裂過程也曾經歷過幾次顯著的上漲。這種上漲不過是困獸猶斗,其原因是市場里總會存在著一些抄底投資者。當抄底投資者被徹底吞噬之后,這種調整也就 徹底結束了。
房地產市場調整跟A股市場的調整很類似,只不過時間要更長一些罷了。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就像5000點時的A股市場。這個向下調整的時間至少要兩年。 中國的土地市場將面臨巨幅調整,大多數城市土地價格可能會下跌80%,其金融后果也將會非常嚴重。大多數銀行貸款都是直接或間接由土地作擔保的,如果土地 價格下跌如此嚴重,銀行系統將難以承擔由此出現的不良貸款水平。地方政府在土地銷售的黃金時期就擴大了其支出胃口,它們要經歷一段艱苦的調整期才能適應新 形勢。它們拼命尋找新的收入來源,這將會在未來成為社會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政府可能要面臨或者貨幣貶值、或者土地價格崩潰的兩難選擇。我相信中國政府不會讓貨幣貶值。然而,某些時候這種選擇對于決策者來說將極具誘惑力。貨 幣貶值的實質就是將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成本轉移給民眾,從而挽救擁有既得利益的權貴階層。美國在2008年就是如此行事,應當意識到在中國也存在這種風險。
除了泡沫破裂,人口增長率下降的前景也可能把中國房地產市場拖入日本那樣的永久性熊市。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種下了房地產需求大幅下降的種子。這股力量是在房地產巨幅擴建之后出現的。空置房屋將會影響中國經濟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房地產泡沫破裂過程的延長,將會破壞中國金融體系的資本,阻礙其創造信貸的能力。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直接進入資本市場,進一步惡化銀行系統的平均資產質量。中國可能需要再實施一套計劃來調整銀行系統的資本結構,否則經濟增長將會非常緩慢。
中國政府實施了很多政策來刺激經濟。在貨幣方面,已經降低了利率和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在財政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減稅,籌備了很久的營業稅轉為 增值稅的計劃,亦被視為某種形式的減稅;在資本市場方面,政府削減了交易成本;政府取消了長假期間的高速公路費。但這些措施對經濟的影響有限,政府旨在以 此制造巨大的心理效果。
然而,中國社會未來20年內對經濟會存在很深的悲觀情緒。已經公布的政策并沒有取得預期的心理效果。頻繁的零敲碎打的政策變更,意味著政府不愿解決中國經濟的真正問題,即政府部門過于龐大且效率低下。政府回避真問題,加劇了民眾對于中國未來經濟的擔憂。
減稅措施很多,但總量很小。我曾經提議立即減稅1萬億元。想要穩定經濟,至少要減這么多稅。希望通過小額減稅來獲得巨大的心理效果,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