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12-08-09 20:47
根據富達國際發布「收益時代」(Age of Income)調查顯示,過去5年來,65%亞洲機構投資人面臨收益下跌窘境,全球更有一半的受訪者,投資效益未能達到既定收益,由於現金與主權債收益已跌至歷史低檔,因此56%的亞洲受訪者,在未來5年內,計畫增持歐、美投資級債券,且44%則計畫增持新興市場的投資級債券、高股利股票。
調查進一步指出,投資人認為,未來5年內低利率、信用利差、股市利率是讓投資收益大打折扣的主因。而面對投資本金可能面臨的風險,其中最讓亞洲的機構投資者最擔心的莫過於股市風險(44%),其次則分別為是利率風險(41%)、信用主權風險(37%)。
富達證券分析,分散投資是讓資產保值與增值方法之一,主因在於投資者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利用混合不同類別資產,取得穩定、可持續性的報酬達成投資目標,而所謂的風險平價(Risk-parity)投資組合即是可平衡風險和收益報酬率的方案。
富達國際投資亞洲區(日本除外)董事總經理Mark Talbot表示,隨著人口老化、壽命延長漸成趨勢,讓退休儲蓄成為當務之急,而尋求生意的投資策略預估將在未來10年內愈加重要。
此外,富達證券也建議投資人,可從多元投資管道強化投資效益,像是集中投資高評等企業債,或彈性運用債券組合,避免合計基準風險過度集中的問題。
舉例來說,像是加拿大、澳洲等財政穩健的國家,和現金流源源不絕的企業,都是相對理想的投資標的。另外,不動產投資同樣能帶來穩定收益,尤其是和具良好信貸風險的租戶簽訂長期合約的業者,透過流動性換取高收益的投資方式,對於採長線操作的投資者較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