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裡頭常說的一句話:「冬天將來臨。」這句話也可以形容美國股票市場。
《MarketWatch》編輯 Wallace Witkowski 撰文指出,冬天就是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政府債務上限即將破表、年底減稅政策到期和國會減赤機制啟動所造成的「財政懸崖」,這種種事件所帶來的複合效應。
今 (2012) 年 8 月 5 日,就是標普去年調降美國評級的一周年,而在去 (2011) 年 8-9 月恐慌指數衝到金融海嘯以來高點,投資人日夜緊盯著國會爭吵債務上限的議題。如今道瓊綜合工業指數、標普 500 指數以及那斯達克指數上漲約 8-9%,另外美元指數也上揚 12%,美國財政部公債殖利率至紀錄低點,黃金價格持平,同時油價也下滑了 7%,雖然仍接近每桶 90 美元價位。只是股市成交量與1年前相較下滑近 12%。
可是最大的差異就是,俗稱 VIX 恐慌指數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 與去年此時相較差距甚大。今年夏天到目前為止,恐慌指數區間在15-25 之間,而去年則處於 25-45 之間。
PNC Asset Management Group 首席投資策略專家 Bill Stone 表示,雖然恐慌指數看似不會突破今年水準,不過投資人要準備好迎接新的水平。
Bill Stone 說,接下來政治的發展可能會有點混亂,而投資人更需要做出聰明的判斷。
Stone 認為,財政懸崖的負面效應應當可以避免,只是假設國會沒有任何作為,那麼就會造成美國經濟損失 6060 億美元,占 GDP 3.5%。
Stone 建議投資人面對即將到來的市場波動,應選擇擁有高品質財報及低負債的大公司。
富國銀行首席策略專家 Brian Rehling 認為,未來市場走向端看美國總統大選的發展,並認為市場上同時出現多數利空因素,應該是近年來少見。
Rehling 指出,這是美國股市少見的挑戰,市場其實應當希望政府端出中長期的財政計畫,而不樂見財政懸崖及預算上限的議題同時發酵。
Rehling 認為,薪資減稅並不會繼續,然而從小布希時代開始的減免政策及債務上限相關議題還會一直被拿出來討論。
富國銀行資深股市投資策略專家 Scott Wren 認為,預測今年冬天波動指數變化,是要讓投資人更聰明地進行投資,他不認為恐慌指數會飆破任何高點,並且國會也不會拿出任何辦法來解決財政問題。
Wren 認為,新國會在2013年1月20日上任或許才會談到減稅,因此美國股市比起其他市場相對避險。
Wren 預期,標普 500 指數今年目標值 1400-1500 點,並建議加碼非日常消費品產業、原物料以及科技類股。
FBB Capital Partners 首席投資長 Mitch Schlesinger 認為,恐慌指數會在大選前開始飆升,除非歐洲那邊自己解決債務問題。他建議投資人入冬前,就採取守勢,選擇發放現金股利的類股,如設備、電信及民生用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