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中國鋼鐵產能過剩,航商對下半年鐵礦砂運輸需求保守看待、同時,主要運送鐵礦砂的海岬型船舶(Capesize)新船陸續加入市場營運,供過於求壓力不解,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一周已持續回跌至1110點,終結6月中旬以來的漲勢。
由於歐美景氣仍趨低緩,且中國房地產萎縮使鋼鐵產能過剩,主要運送鐵礦砂等原物料的海岬型船舶帶頭拖累BDI指數表現,BDI已終結6月9日以來的漲勢,從1162點處下滑至1110點,近一週BDI已跌幅逾4%,其中,海岬型船運價指數(BCI)目前收在1320點,周跌逾11%。
法人指出,海岬型船進入密集交船期,市場運能將更加明顯供過於求,現貨價恐更加走跌,目前海岬型船舶的日租平均運價已再度回測6000美元位置,低於航商損平所需的1.5萬至2萬美元水準。
而散裝航商多認為至2014年下半年起,運能供需失衡的態勢才可回穩,目前大型航商如三井(MOL)、日本郵船(NYK)、川崎汽船(K-Line)等皆將實施海岬型船的拆解或閒置計畫,可望藉此稍微穩定運價。
目前國內主要營運海岬型船舶的散裝業者包括裕民(2606-TW)、中航(2612-TW)以及新興(2605-TW)等,其中,裕民現貨船比重較高,已積極研擬在造船價格處相對低點之際,拓增中小型輕便型散裝船的比重。裕民今以漲幅逾1%、45.65元作收,而同為散裝業者的益航(2601-TW)、中航及台航均走在平盤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