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風險不代表一定能降低衝擊,當然也不保證可以避開風險。
雷曼兄弟當年突然倒閉,亞洲經濟受重創,但現在亞洲經濟已自這場雷曼兄弟引起的全球危機中復甦。
相較之下,歐元區危機這3年來像電影慢動作般釋出影響力,瑞信經濟學家 Robert Prior-Wandesforde 周三表示,歐元區危機若產生壞結果,恐帶來強大衝擊,讓亞洲經濟復甦速度減緩。
Wandesforde 估計,亞洲最開放或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新加坡、香港和台灣可能在下述 2 種發展中遭到最慘烈的經濟衝擊:
第一種:希臘在未來幾周退出歐元區,對其他歐元區國家幾乎沒造成傳染。
第二種:因西班牙面臨的問題升級,引發歐元崩解。
分析師認為,若發生第一種腳本,歐元區進口將下滑 6%,美國進口下滑 2%,如此一來,新加坡和香港第四季 GDP 成長將各自年減 2.3 個百分點至 2.5% 和 0.3%,台灣 GDP 則成長不到 2.2 個百分點至 2.1%。瑞信估計,中國大陸、印度和印尼的 GDP 成長也會因此受影響,分別僅成長 7.4%、6.1% 和 5.9%。
然而,萬一歐元區真的崩解了,該地區受創程度恐加劇。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第四季都將經歷經濟萎縮 9 個百分點以上,GDP 依序萎縮 4.6%、6.7% 和 4.9%。中國、印度和印尼經濟成長幅度會縮減更多,僅分別成長 6%、4.9% 和 5%。
同時,由於西方和亞洲有的政策刺激選擇較先前減少,經歷此回衝擊後的復甦速度也會變慢。
Wandesforde 指出,現在分析師沒有先例可依循,且歐元區危機結局有眾多可能性,這些估計值「大概看看就好」,但別忘記「這個議題相當重要,不容忽視或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