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扭轉操作(OT)結束後的投資契機
美國聯準會FED從2011年10月開始執行規模4000億美元的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賣出3年期以下公債,買進期限6~30年的長期公債,這項方案即將在今年6月底到期。FED後續動作將是影響2012年下半年投資決策上最重要的考量因子!
1. 無QE3(第三次量化寬鬆):
QE1在2008年11月制定,當時是因應金融海嘯時金融體系嚴重缺乏現金而推出的策略,總共購買了1.4兆美元房貸債與3000億美元公債。當時是對症下藥,立即解決燃眉之急。QE2在2010年11月~2011年6月推出,購買6000億美元公債。由於美國已經在復甦,實質利率也非常低,金融市場並不缺資金,因此QE2造成了反效果:雖然股市依然緩步爬升,但油價急漲,通膨上升,長期利率反而上揚。QE2對刺激經濟的成效,引發經濟學家爭議,在FOMC決策成員中反對無止境寬鬆的聲浪也越來越強烈。因此只要在通膨偏高,就業持續增長的環境下,FED再推出QE3的機率微乎其微。
圖一:美國抗通膨債券利差
資料來源:St.louis FED
圖二:美國非農就業數據
2. OT2出爐機率增加中:
2011年9月FED推出OT,作為寬鬆政策的延續。理論上OT可以持續壓低長債利率,又不會增加FED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引發通膨疑慮較小。但是OT執行至今,看不出對就業與經濟增長上有何幫助。不論是消費借貸或是工商業借貸,都沒有明顯增幅,就業增長也與執行前差異不大,增長緩慢。OT在經濟上更像是一個無害無效的雞肋政策!
OT既然是賣短債買長債,對行情最顯著的影響發生在債券利差上。近期利差再度走跌,很可能表示市場預測FED將推出OT2。只不過FED手中的短期債券數量有限,OT2的規模將比第一次OT萎縮。
圖三:美國10-5年公債利差
資料來源:鉅亨網債券頻道
3. OT2可能是反效果:
OT對金融市場真正的影響,恐怕與FED想像的恰好相反。FED期待能壓抑長期利率,讓低利促進房市與企業蓬勃發展。不過目前美國10年債利率已低於1.8%,30年債利率2.9%,這與10年前日本長債利率相同。未來利率續跌空間非常有限,但是短債利率已確實被拉上來:
圖四:美國3個月國庫券利率:
3M國庫券利率是貨幣市場利率指標,也是FED調整利率時最主要影響的標的。換句話說,OT在短期債券的效應上,與宣布升息半碼是一樣的!若FED真的執行OT2,造成3M國庫券利率突破0.2%,分析師評論就會告訴投資人:美國聯準會很可能提前升息。這對美國不會是壞事,但是將會引導全球熱錢回流美國,新興市場資金恐怕會進一步流失,引發衝擊。
事實上FED甚麼都不作,讓經濟自然復甦,反而是對全球更好的作法。美國目前就業與房市都已溫和復甦,政府雇員也大幅裁減超過50萬人,已不需要這些揠苗助長的貨幣政策了。
4. 可能的投資契機在哪裡?
2012年第一季,日本股市成了全球最耀眼的明星,原因來自於日元大幅貶值11%(日股漲了22%)。而日圓貶值的力量源頭,來自於美/日短期利率利差因OT擴大。假如FED真的執行OT2,日股可能再度重演Q1榮景。只不過日圓貶值必然會減損日元資產投資收益,投資人應謹慎選擇投資時機。除了日股值得關注以外,美股仍是今年最值得投資的目標。只不過新興市場熱錢撤出,經濟惡化的影響力巨大,短期美股受影響是必然,理想的買進時機恐怕要到第三季才會出現。有耐心的人才有資格享受豐碩的投資成果。
鉅亨主筆邱志昌觀點:
在國際金融市場大多已隨6月底的接近,而預估FED將持續推出QE3;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也認為FED會持續QE政策時,這一篇文章內容提到的第一個觀點:FOMC決策成員中反對無止境寬鬆的聲浪也越來越強烈,在通膨偏高,就業持續增長的環境下FED再推出QE3的機率微乎其微。這個觀點代表反對持續QE的經濟學家擔心的是通貨膨脹問題。<
以國際股市的投資客而言,本文點出了如果FED採取保守派的做法,擔心通貨膨脹而暫停或以OT2進行,則美元兌換日圓會呈現升值,因為美元的短期利率被拉高了,日圓貶值,因此日本大企業的連續連環虧損將暫停,SONY的巨大虧損也可能獲得改善,因此日本股市將因為日本對外貿易將具競爭力而上揚;因此,FED如果不持續QE,則可以投資日本股市,可以購買日圓基金。當然,這個時機必然是在FED策略決定之前。
觀點是建立在:通貨膨脹持續的前提下,但如果我們把這個假設前提解放,則FED可能會有很多抉擇可以採行,如:1.不再做公開市場操作。2.再次做QE。3.進行OT3。這一些不同選項所引發的金融投資商機多將有所差異,因此我們認為對於FED是否會進行QE3的判斷其實已經等於是對通貨膨脹的判斷;等同對國際商品與原油價格的趨勢判斷;在商品與原物料價格如果持續攀高,則拉短期利率降長期利率的OT可能是較佳的選擇,那我們就應該購買日圓股票與基金;如果商品與原物料價格已下跌,則FED可能持續QE。反過來說,也會有一種情形是,如果 FED不做什麼,則也可能內部對通貨膨脹的判斷有爭議,而且爭議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