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ECB認為FED應提前升息?
本文判斷,此次IMF主席演說會後,ECB與FED兩大央行領袖必然會就美元與歐元兩種貨幣QE政策,其實就是歐元兌美元匯率高低問題,進行溝通。 ECB可能認為,FED必需要與英格蘭銀行進度相同,即升息循環提前。因為,英國經濟復甦顯著,未來資金需求已有市場利率將提高的預期效應;由圖四可驗 證。
英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周曲線圖,自2012年中後即一路走高;至2013年12月為止,已高漲到3.075%。若以效率市場觀點論,顯然 是債券市場投資人已經預期,英國經濟景氣將顯著復甦,因此資金需求熱絡,貨幣市場需求大於供給。本文判斷,ECB必然以英國為例,以失業率大幅下降為訴求 認為,美國QE退場速度應加快;就像英格蘭銀行一樣,貨幣市場利率上揚,則歐元貶值目的也會達成。
圖四:英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周曲線圖,鉅亨網債券
對美國總體經濟而言,在失業率顯住改善後,目前最大困擾是經濟復甦問題。2014年第一季的-2.9%成長率,已使所有投資機構非常失望。但,經濟 成長率並非FED當初進行QE目標。因此,ECB可以此理由希望FED在達成QE目標、即失業率下降目的後就能退場,進而啟動所謂升息循環,以使歐元貶 值、增加歐盟出口競爭力。
如果以上思維是正確,則本文判斷,在今年第二季美國經濟成長率,被FED完全掌握到後;則無論QE是否會加速退場,貨幣市場對美元升息預期將會實際發生。FED主席葉倫也可能因此,由極端鴿派立場轉為中性。
伍、與英金融時報指數相較,美股的確「顯著」超漲!
美股是否泡沫化?本文無此論述,唯近幾周以來主筆文一直懷疑,美股高檔續創新高,與總體經濟成長率、財政與貿易赤字多「非常不對稱」。葉倫在IMF 主席演講會後,提到有關金融市場的重要論述。她說,金融市場的泡沫化(Bubble)風險,不能只靠QE政策去穩定,就能讓它不會發生;而是要透過金融監 管機制,控制其泡沫化。
這一段談話必然會讓很多國際投資機構懷疑,葉倫是否認為美國股市,已經進入「泡沫化」階段?即不合理超漲、長期對經濟基本面Over Reaction?其實已經應該回檔整理,但股價指數卻仍然撐在高檔?對任何貿易赤字、財政預算懸崖、與經濟成長顯著趨緩等現象,多無動於衷、反應不足 (Under Reaction)?
圖五:英國金融時報股價指數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但若以對QE政策受益最顯著國家,英國股票市場、金融時報股價指數長期趨勢對照比較;全球投資機構對美股就有是否超漲?甚至已泡沫化相對指標,可以 此衡量美股是否泡沫化?以圖五,英國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圖。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前,英國金融時報股價指數最高為,2007年1月時的6,751.7 點;而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英格蘭銀行與FED一樣,以英鎊QE救市;結果在2013年5月1日時,英國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已上揚至6,875.62 點。之後至今約一年時間裏,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在2014年5月1日時,再度攻到6,894.88點。由以上的演變可見,金融時報指數在2013年12月, 已經進入盤整階段,不再顯著續創新高。
圖六:美國道瓊工業股價指數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但美股則是:一、2007年1月同樣創下金融風暴前歷史新高14,198.1點。二、2013年3月道瓊工業指數也因QE救市政策,再度創下歷史新 高;而且在2013年12月後繼續上揚。三、2014年7月1日抵達16,998.7點,逼近17,000點大關。四、以第一項之14,198.1點距 16,998.7點,超漲幅度為19.73%。這一部份漲幅,即為英國金融時報股價指數至今仍未能達到的。換言之,英鎊QE只是收復金融風暴失土;但美股 多頭卻趁勝追擊。看空論者應是懷疑,道瓊指數這19.73%部份漲幅,是否就是「泡沫化」的量化程度?
由英國QE政策極為有效結果,對應ECB同樣寬鬆貨幣政策,卻還被通貨緊縮與高失業率所困,就已可洞悉英格蘭銀行在1991年前,為何決 定不進入歐元貨幣整合,仍然堅持使用英鎊、獨樹一幟。就是因為有獨立的貨幣,英格蘭銀行才有獨立有效貨幣政策;如今情勢發展驗證的確如此。美國因為經濟結 構大且複雜,因此QE只對失業率的下降顯著有效;但ECB竭盡所能,只是將歐盟新興國家債市,恢復正常運作;也令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不斷創新高。唯,在 實體經濟進展上,正面效果相當有限、在就業與成長上「撈到」的並不多。
陸、結論:對利空Under Reaction部份還是會Mean Reversion!
如果道瓊股價指數「需要反應」,2014年第一季美國經濟復甦成長趨緩;也需要反應第二季,成長可能不顯著的預期;但它卻多沒有反應。則,無論第二 季經濟成長率結果如何,當美國商務部確認並公開宣告前後,對股價指數的利空Under Reaction部份,還是會進入Mean Reversion階段,大幅修正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