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業
美國的實體零售業者在短期內很可能面臨艱難的困境,許多人將實體零售業第1季表現不佳的原因怪罪到惡劣天氣,但卻忽略電子商務可能帶來長期且巨大的壓力。網路零售的銷量持續勝出實體店面,2013年美國線上零售銷售增長17%,而整體零售業的增長卻僅有一小部分。
民眾選擇線上購物的情況持續加劇,一般的實體店面銷量下滑之際,必須以線上購物彌補流失的業績,倘若實體零售商無法與時俱進,未來幾年則得持續承受營業額縮水的情況。
建築業
美國千禧世代喜愛居住在都會區,但是,經濟方面卻捉襟見肘,微薄的薪資、外加上就學貸款的重擔,千禧世代更不願意以抵押貸款的方式購屋。
根據美國房地產機溝Trulia的調查顯示,美國近一半的千禧世代購屋時,會請求父母親幫忙分擔費用。
然而,美國房市近年來反彈力度式微,隨著美國聯準會(Fed)縮減公債購置計畫結束,美國可能步入升息的時代,借貸成本可能進一步攀升,而千禧世代的情況卻不會有所不同,美國房市業者倍感壓力。
汽水飲料業
美國開始注重兒童肥胖症的問題,尋求健康的新選擇。千禧世代喝汽水的人數越來越少,而且每年還不斷在減少中。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10年來,飲用汽水人數減少的原因,可能與轉向購買能量飲料、運動飲料有關。可口可樂(Coca-Cola)(KO-US)和雪碧(Sprite)在未來幾年將會持續面對環境的阻力。
或許,汽水業者將會擴展商品的多樣性,隨著環境改變公司發展方向。可口可樂已經嘗試發展其他商品,如Odwalla果汁及Powerade運動飲料。但是,投資人必須瞭解,這些曾經被美國視為民生必需品的商品,以不再受到千禧世代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