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週三 (23 日) 貶值至 16 個月來最低價位,因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的悲觀程度惡化,無視最新中國製造業數據出現些微改善跡象。近日人民幣加速貶值,也暗示北京當局越來越容忍貨幣弱勢,以支援國內出口商。
《華爾街日報》報導,人民幣週三開盤後不久,便由前日的 6.2375 兌 1 美元下貶至 6.2464,創去年 12 月 14 日以來最低價位。這使得今年以來累積貶幅高達 3.1%,遠抹去去年總結升值 2.9% 的漲幅,並使得人民幣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
中國招商銀行高級外匯分析師劉東亮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樂見人民幣貶值,因為在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的情況下,這有助提振經濟。他預期人民幣至本月底將貶值至 6.26 兌 1 美元。
另一方面,英國銀行匯豐 (HSBC) 及市場研究公司 Markit 週三也公布,4 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雖由前月的 48 上升至 48.3,但仍連續第 4 個月處於低於 50 的萎縮狀態。
瑞東金融市場經濟學家王致翔表示,上述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仍處於萎縮狀態,意味中國經濟成長動力正在減緩的大方向依舊未變。他並指出,市場上目前有許多看空中國的勢力,因此資金外流的壓力正在上升;中國央行現在似乎願意讓市場力量來引導人民幣表現。
投資人對於中國市場的興趣降溫,也明顯反映在股市表現上。上證綜指週三早盤收盤下挫 0.5% 至 2063.57 點,使得今年以來累積跌幅達到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