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創俄羅斯經濟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並未作出太多經濟建設,而只是靠天然資源讓國家經濟不致下跌太深。俄羅斯本身經濟就已經疲軟,今年GDP成長預估只能達1.5%,甚至不達一 個新興市場的一半。目前歐美準備對俄進行資產凍結、簽證限制等制裁,僅會使情況惡化,未來也將僅有極少數的外資願意投資俄國。
4.國防支出增加
1989年冷戰結束時,各國的軍事支出也逐漸減少。以英國為例,柏林圍牆倒下時,英國的國防支出為GDP的4%,現在僅3%。現在,俄羅斯若不罷 手,各國的國防支出勢必會增加。雖然這樣一來,可以有利於國防工業和高科技業,並刺激經濟成長,但卻來得不是時候。現在各國幾乎都有龐大的預算赤字,政府 根本無力增加支出。
5.更多量化寬鬆
自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公債持有量便已經大幅下降。在緊張、分裂的情勢下,資金的流動也不會如和平時期一般容易。然而,這時候若沒有海外資金流入的話,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家也會陷入缺錢的困境,最終只轉向印鈔票、購買債券等方式,來維持經濟。
6.地緣政治將獲得更多支持
未來,地緣政治越重要的國家,將獲得國際更多的支持。若地緣政治的競爭真的重新開啟,那將沒有任何一國會讓希臘走上破產之路,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太重要。土耳其、埃及這類地緣政治重要的國家也將會得到國際援助。
以上6大發展,有些對全球經濟是有幫助的,有些則會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東西方的「新冷戰」真的爆發,那上述的情況,勢必要臨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