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1 月的交易量會激增,原因很難確認。受天氣影響的經濟數據、崩跌的新興市場、以及 Fed 的 QE 減碼,都可能產生影響。不過以近期股市走勢,好消息是,成交量維持高峰的時間並未持續太久,而當量開始縮減時,市場有機會扳回損失。
許多市場參與者,對接下來的經濟數據謹慎以對。實際上,12 月及 1 月的經濟數據受天氣影響,變差是可以預期的,也將延緩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復甦步伐。
比較值得爭議的,在於新興市場近期的「脆弱」,是否為全球經濟普遍衰退的信號?事實上可能相反。新興市場之前的經濟增長,來自 Fed 及其他中央銀行寬鬆貨幣,讓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帶動成長,從而改善經常帳及預算赤字。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獲得改善,Fed 才開始讓 QE 減碼,造成新興市場必須盡速貶值貨幣,同時大幅降低支出。
所以回到源頭來看,很多新興市場的動盪,其實是全球經濟增長提高造成的衝擊,因此,恐怕很難看成全球經濟正在減弱的跡象。也因此,美股 1 月的下跌,應該不是熊市及全球衰退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