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月製造業景氣大幅減緩,其中接單成長出現33年來最大減幅,使整體景氣降到八個月來谷底,顯示美國經濟可能喪失去年下半年所展現的動能。
受製造業景氣數據遠不如預期影響,美國股市3日應聲大跌,道瓊工業股價指數重挫逾159點,跌幅逾1%,至15,539.71。標普500指數也跌近1%。美債止跌回漲,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1個基點至2.63%。
供給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美國1月製造業指數由去年12月經修正的56.5降至51.3,是2013年5月來最低水準,遠低於經 濟專家估計的56,也完全出乎所有經濟專家所料。ISM編纂委員會主席何康(Bradley Holcomb)表示,訪調一般的反應是,對1月嚴寒的天候感到憂心。
視為領先指標的訂單分項指數由12月的64.4降至51.2,減少13.2點,跌點是1980年12月以來之最,是反映於製造業景氣的最大警訊。
而歐元區1月製造業景氣則出現2011年中來最欣欣向榮氣象,反映訂單增加,業者兩年來首度增募人手。
Markit公布上個月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4.0,略優於初報的53.9,遙遙領先12月的52.7。
不僅德國製造業景氣帶頭上揚,升至32個月來高峰,周邊國家也有起色。希臘由49.6升至51.2,是2009年爆發債務危機以來首度突破50的榮 枯分界線。法國雖升至23個月來高峰,但仍低於50。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說:「歐元區製造業1月復甦力道大增,德、法和全歐元區PMI終值均超越初估值。」「希臘PMI這次是2009年8月來首度突破 50,意義重大,這表示就算受創最重的成員國也正回復成長。」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