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美國 Fed 考慮了美國通貨膨脹偏低的情況,認為應該持續貨幣刺激的做法。但是分析師指出,這樣的低通膨,主要可能是由 Fed 政策之外的全球現象所驅動。
也就是說,由於全球經濟成長偏弱,影響商品價格,造成通膨偏低。如果一如預期經濟走強,通膨恐怕就會強升。
JPMorgan Chase Bank 製作的核心通膨圖顯示,低通膨主要出現在商品的價格,而非服務的價格。
JPMorgan Chase Bank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ichael Feroli 指出,如果較深入去觀察通膨數字,通膨降低並非廣泛情況。占核心物價主要部分的核心服務通膨,只有在去年才處於穩定。
相對來看,過去 3 年,勞動成本指數 (Employment Cost Index) 大多維持在 1.9%,代表每小時工時的成本一直穩定上升。在其他各國也面對持續寬鬆條件之下,這個價格與成本的模式,還能保持通膨低於 2%。
去年核心通膨能放緩,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商品價格。明顯地,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帶來商品通膨減弱。在 2013 年,全球的真實 GDP 成長預估是 2.3%,可以說是 2009 年以來最低的成長。這種結果,帶來了商品價格走軟,而美元強勢,則讓整體進口價格及進口消費品價格急降。國內生產者價格及核心生產者價格都變慢。
2014 年,這樣的趨勢不會持續,Feroli 認為,如此一來,將推升通膨。
他表示,目前預測,2014 年全球及美國經濟成長都會走強,如果實現,這會推高商品價格,弱化美元價值。影響所及,進口價格及國內商品也會普遍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