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比尼。(圖:鉅亨網資料)
有「末日博士」封號的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魯比尼 (Nouriel Roubini) 近日警告,全球現有 18 個國家正冒出危險的房市膨脹泡沫,宛如慢速駛向引發上回全球金融危機的美國房市崩盤「失控脫軌」事件。
魯比尼上週五 (29 日) 於《Project Syndicate》撰文指出,由於法規及銀行監管鬆散,加上央行政策利率低落,已在全球數國吹起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房市泡沫。這些國家包括英國 (主要在倫敦)、法國、德國、加拿大、澳洲、香港、中國、新加坡、紐西蘭、瑞士、瑞典、挪威、芬蘭與以色列,以及印度、印尼、土耳其及巴西的大城市區域。
他寫到,金融危機過後 5 年,上述這些地區的房市現在又再度出現泡沫的跡象,或甚至已膨漲起的泡沫,且不分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這些跡象包含:房價快速上漲、房價所得比高漲,以及房貸佔家戶負債比重偏高。
其中在大部分先進國家,房市泡沫由非常低落的短期及長期利率吹起。魯比尼指出,由於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微弱、失業率高漲但通貨膨脹冷,因此傳統及非傳統的寬鬆貨幣政策正推高資產價格,由房價領頭。
至於在新興市場國家,情況則較多變化。例如在香港、新加坡及以色列,人均收入高但通膨低落,當局卻仍想壓低政策利率,以抵擋自身貨幣兌國際主要貨幣 升值帶來的衝擊。而在雙印、巴西及土耳其,則是通貨膨漲高於央行目標;在中國及印度,則是民間存款多流向房市,因為對抗通膨的其他資產選項不多。加上不少 新興市場國家快速都市化,也推高房價,原因是需求大於供應。
魯比尼點出,這些國家央行──尤其是先進經濟體及高所得新興國──不以政策利率來對抗房市泡沫,他們大部分而是依賴「總體審慎 (macro-prudential)」監督的政策及金融體系監管來因應。但問題是,許多國家的總體審慎政策受限於政治壓力而不嚴格,不足以控制房市泡沫 膨漲。
儘管魯比尼認為,全球經濟的房市泡沫或許還不到即將破裂的危險程度,因為推高房價的因素如廉價流動性充斥及通膨避險,仍在可控制範圍;但他擔心的是,房價持續升得越高,未來重摔的程度也越大。一旦泡沫消下,造成的經濟及金融連帶傷害也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