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週三 (20 日) 建議,澳洲央行應該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因為國內礦業投資減緩,加上澳元高估約 10%,雙重因素拖累澳洲經濟成長。
《彭博社》報導,IMF 在審視澳洲經濟後發布初步聲明,表示由於澳洲目前經濟成長偏疲軟,使得實質匯率仍高估,正影響到非礦業發展;而由於澳洲通貨膨脹仍在目標範圍內,因此貨幣政策應該維持寬鬆。
IMF 亞太部門主任 Brian Aitken 在記者會上回覆到,儘管澳洲央行自 2011 年底以來已降息達 225 個基點,「做了很多」,但仍無法促使澳元貶值。他認為,澳洲基準利率雖已處於空前低點 2.5%,但若澳洲經濟成長展望惡化,澳洲央行仍有政策回應空間。
澳元目前處於 93.31 美分價位,儘管今年來已貶值達 10%,但價格水準仍較過去 20 年平均高出逾 20%。
IMF 在聲明中表示,澳元價值「看來仍高估約 10%」。而能夠協助澳元貶值的「關鍵外在因素」,則可能是美國聯準會 (Fed) 決定開始縮減量化寬鬆 (QE) 收購資產規模。
IMF 預估,澳洲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將維持在「低於趨勢」的 2.5% 水準,至 2016 年才會回升至符合長期趨勢的 3% 左右。
IMF 認為,澳洲央行過去這波降息雖提振民間支出,並持續刺激房市投資;但澳洲勞動市場疲軟及非礦業的產能過剩等問題,仍抑制國內投資計畫。加上強勢澳元也會帶來風險。
Aitken 指出,考量到澳洲經濟面臨的風險,澳洲央行目前的利率水準「寬鬆程度適當」;若經濟展望大幅改變,澳洲央行仍有政策操作空間,儘管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