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去年有9.4萬名員工因為退休而離職,平均退休年齡延長至57.3歲,繼續創下歷史新高。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 長林由敏表示,退休金準備不足仍舊是退休族最大的煩惱,她建議,上班族在職場打拚時期就得開始提早規劃退休金,避免屆臨退休時才為了晚年收入而煩惱。
林由敏分析,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9.4萬名員工因為退休離開職場,比2011年增加0.2歲,佔所有離職人數的5.2%。如果從各年齡層分析, 其中55歲到64歲退休族最多60%,其次則是45歲到54歲佔28%,至於65歲以上的退休族佔了9.8%。不但退休人數比2011年大幅增加3.3萬 人,並且再次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
另外根據匯豐集團所做的一份『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台灣有超過6成的退休族依舊負擔家庭的財務責任,顯示退休金準備不足以及退休後收入減少,仍是退休族最大的煩惱。
林由敏觀察,從調查結果可看出,上班族在邁入退休階段之前,對於退休金的規劃仍顯不足,導致退休後可支配的金錢比預期的少,而且還有其他家庭成員需要照顧,大幅擠壓退休金資金運用空間,才會普遍出現退休後發生退休金準備不足的困擾。
林由敏建議,退休金規畫必須儘早開始,尤其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更得注意退休後的醫療費用,避免晚年因為失能或是慢性疾病纏身,確保優質的醫療品質。
除了仰賴政府的兩筆退休金-勞保老年年金以及勞工退休金之外,上班族在職場工作階段,更得為退休生活儲蓄另一桶金。
林由敏觀察,許多上班族常誤以為有了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晚年生活就可大為放心。其實,勞工退休金更需要上班族在工作期間的累積,例如透過自行提 繳或是爭取老闆加薪等方式,才能加速膨脹退休金帳戶的額度。上班族更可在政府的退休金之外,另外透過保險或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方式,儲蓄另外一桶健康保 障基金,建構未來老年的醫療保障,才能放心迎接人生的退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