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邦政府關門衝擊小,美股走勢須留意債務上限協議
日期
2013-10-04
資料提供: 作者:鉅亨台北資料中心綜合報導 發表日期:20131003
美國國會於10月1日未達成預算協議,部分政府機關被迫關門,惟美股未受此不確定因素衝擊,仍持續走揚。根據JP Morgan統計自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已發生過17次關門事件,平均歷時天數為7天,S&P500指數於政府機構關門期間平均僅下跌 0.8%,關門後1至3個月的美股均走高,特別是今年正處景氣回溫軌道且QE尚未縮減,美股短線即便下挫後仍有機會反彈。
安泰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國會兩黨均同意維持政府運作至少1~2個半月,歧異點在於對新聯邦醫保法案注資與否,前一週眾議院通過 的議案為拒絕為該法案撥款,但9月27日參議院通過為該法案提供資金,然隔日眾議院提出的修正版本為延後該法案一年,並永久性的取消醫療設備稅;惟民主黨 及美國總統歐巴馬揚言不會通過任何延長新聯邦醫保法案的議案,讓預算協議陷入膠著。
白芳苹指出,美國聯邦政府過去曾發生過17次關門事件,多發生於1976~1984年,關門期間對美股的衝擊實屬有限;拉近分析近30年來的6次關 門事件,美股在關門期間下跌不到1%,關門後1個月到3個月的平均表現均為上漲,1990年10月初的關門時點正處景氣衰退期,美股仍有不錯表現。
白芳苹也指出,這次政府機關並未全面關閉,僅為與人民生命財產較無關緊要的政府部門關閉,如博物館、動物園、國家公園、聯邦房貸保險部門等,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將為暫時性,股市衝擊亦低。
白芳苹認為,投資人應留意美國政府能否於10月17日前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協議,否則將出現債務技術性違約,屆時影響性較大,預期協議達成後,市場關注的焦點才會重返經濟面和公司業績上,股市才可能明顯走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