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控股 (Nomura Holdings Inc.) (8604-JP) 表示,亞洲新興市場最慘的時機可能已過。上月投資人擔心美國購債規模即將縮小,所以將資金大舉撤出新興市場。
野村的全球市場部門主管 Steve Ashley 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認為,亞洲新興市場整體狀況已見谷底,有反彈趨勢,但不代表個別國家不會繼續面臨困境,長期來說,對亞洲新興市場的風險資產前景,是抱持相對正面的看法。
Ashley 指出,對亞洲新興市場在未來 5 至 10 年的前景,仍持非常樂觀的看法,因為在這些國家投入資金總額,未來有望趕上其經濟的成長規模。
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日前公佈 8 月的製造業指數升至 16 個月以來新高,這顯示中國經濟連兩季成長趨緩後,呈現逐漸升溫的跡象。截至 6 月止,菲律賓經濟成長連 4 季高於 7%。
在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 (Ben Bernanke) 5 月 22 日表示,只要美國經濟有改善跡象,就會將量化寬鬆 (QE) 政策退場,此話ㄧ出,MSCI 明晟亞太 (日本除外) 指數一度大跌 14%之多,基金市場研究公司EPFR Global提供的數據顯示,5月結束時,有近 440 億美元的資金從新興市場股市及全球型債券撤出。
Ashley 認為,目前世界市場正沉浸於 QE 的舒適環境當中,這需要市場自我解套才可能將經濟導向正確的軌道,所以這轉向的區間中,可能就會有些動盪,如現在新興市場的狀況,長期來看,就會穩定下來。
Fed 自 2008 年 12 月以來,就保持銀行隔夜拆現利率為 0.25%,據《彭博社》的調查顯示,有 59%的投資人認為決策者在 2015 年前,會調升利率至 0.5%。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已連 4 個月上升,達 2011 年 1 月以來的新高點,8 月 30 日的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為 2.78%。
Ashley 表示,新興市場並不用對於目前的狀況感到恐慌,歷史來看,前半段的緊縮周期都常伴隨著合理的經濟成長與風險資產的表現,而目前的狀況,就正好進入到緊縮周期的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