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鞏固和發展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關係只是中國外交「大棋局」的一部分。今年3月履新以來,中國外交頻頻落子世界,「家中」更是賓朋滿座,實現良好開局。
「中國外交非常重視頂層設計,新的領導集體就任之後,中國外交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曲星解釋說,大國關係熱度更高、更加活躍,周邊「溫度」在降低,發展中國家關係在展拓,公共外交更加引起全球關注。
在曲星看來,中國外交大的佈局已經形成,思路非常明確。根據新思路,中國領導人提出中國夢、新型大國關係等諸多主張,這對下一步的外交走向提供了明晰路徑。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認為,中國新領導層外交佈局的規劃已非常完整,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以腳踏實地的努力,把既有規劃變成現實。
金燦榮說,前段時間,由於內部議程較滿,中國外交稍微放緩了一點腳步,但從上半年表現可以看出,新時期中國外交進取心非常強,這一點下半年也不會變。
「總體來講,新領導層非常重視外交工作,新時期中國外交特別全方位,這很有必要。」金燦榮解釋說,中國外交現在處於“爬坡期”,因此要多做一些溝通,減少一些外部阻力。
李海東認為,當前國際體系的構建進程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新領導層的外交佈局,有助於中國在這樣一種微妙且關鍵的國際體系轉變之中更加有效捍衛自身核心利益。
分析認為,下半年,中國料將在大國關係上繼續加力,尤其中美關係方面。本月中旬,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美國,達成多項共識。李海東認為,可以預見的是,中美軍事領域交流與合作將不斷增強。
「對於中國外交而言,最主要的挑戰還是在周邊。」李海東認為,新形勢下,亞太區域呈現出比以往更加複雜、更具挑戰性的態勢,所以中國在亞太區域的外交應該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也是考驗新一屆領導集體外交智慧的重要議題。
「周邊外交非常重要,是中國外交的四大支柱之一。」曲星指出,中國外交最大的機遇在周邊,最大的挑戰也在周邊,最有希望的是周邊,最容易出問題的還在周邊。目前形勢下出現的一系列熱點問題,起因並不在中國,因此,中國周邊外交要堅持「底線思維」。
自去年9月份日本政府非法「購島」以來,中日關係持續僵持。對此,李海東強調,日本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國家,如右傾化得不到遏制以及修憲最終完成,將會再次貽害中美及眾多亞洲國家。曲星等受訪專家多表示,中日關係目前僵持的局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