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真是「成也量化寬鬆,敗也量化寬鬆」,根據EPFR統計,上周全球新興市場淨流出12.73億美元,新興亞洲(不含日本)則遭調節7.41億美元,其他包括拉美、金磚四國與歐非中東也同樣遭外資調節。
反觀成熟市場則氣勢如虹,其中美股上周淨流入121億美元,是今(2013)年第四度吸金逾百億,歐洲、日本也聯袂獲得資金青睞,上周分別淨流入19億美元及6億美元。
摩根亞洲內需主題基金經理人羅思洋 (Desmond Loh)說,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買氣明顯不如成熟市場強勁。但其實就基本面來看,新興亞洲不論在經濟成長力度或企業獲利動能都相對突出。
羅思洋分析,美國經濟情勢好轉,對於出口導向的亞洲可謂一大利多,加上原物料價格高檔回落,使得亞洲回升動能可望較其他新興市場出色,但也得留意中國經濟轉型與成長力道不如預期的風險。
雖然中、印兩地經濟成長放緩,但仍維持在7%與5%高檔,領先全球主要地區,使得新興亞洲經濟動能相對強勁。羅思洋 (Desmond Loh)指出,就三大新興區域來看,新興亞洲是唯一企業獲利動能持續上修的市場,加上評價面仍低於長期平均,仍有投資價值可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預估,今年亞洲區域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7.1%,優於全球其他區域。貝萊德投信表示,儘管過去一年亞洲企業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影響,使得獲利不如預期,但今年以來亞洲企業的獲利表現已有觸底回升之勢,有助於提升股市的投資吸引力。
至於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 (Jonathan Simon)說,伴隨超級財報周的到來,市場對於優於預期的企業獲利期待也悄然升溫。
賽門表示,由於先前市場預期偏低,目前已有65%企業公佈結果優於預期,優於長期平均的63%,並與過去四季平均值相當,預估第二季企業營收與盈餘分別成長1.4%與2.4%。屆時後續企業財報發布能持續優於預期,可望挹注美股進一步向上攻堅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