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2013-07-05 18:10:17
7 月 4 日是美國獨立紀念日,就某程度來說,或許也可以說是歐洲央行們的獨立紀念日。
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周四雙雙宣告貨幣寬鬆立場不變,強烈告知市場他們將繼續維持超低利率政策,不同與美國聯準會先前表態將收攏寬鬆大傘的立場。
歐洲央行宣告寬鬆立場不變,負存款利率可能性重回檯面,撼動市場,這幾乎是歐洲央行首度向外界承諾未來貨幣政策走勢,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表示,歐洲央行發出的訊息是很強烈的:負存款利率堅決回歸!
《CNBC》報導,巴克萊銀行經濟學家也認同,今年歐洲央行還有可能祭出更多手段,可能會再降息 25 個基點至 0.25%,或是寄出新一輪長期再融資工具,且一旦市場出現重大風險,如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動作。
無獨有偶,除了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總裁 Mark Carney 也在同一天發表了鴿派言論,他表示升息可能會扼傷英國脆弱的經濟復甦,並不值得。
西太平洋銀行外匯分析師 Rob Rennie 表示,他認為就歐洲央行、英國央行角度來看,周四是非常重要一天,可以算是央行的 7 月 4 日獨立紀念日。
「他們發表了非常強烈的聲明,指出債券殖利率上升正是聯準會收傘的結果,他們要壓制這個現象,不樂見殖利率在歐洲、在英國上升。」Rennie 表示。
過去幾周來,因為預期聯準會的 QE 政策收縮,歐洲各國債券殖利率都大增。
然而,近來各國央行頻頻一改過去態度,願意與市場溝通,不禁讓人開始有些懷疑,是否就是因為市場前景堪憂。盛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Steen Jakobsen 表示:「或許這只是我多疑,但先是聯準會,接著又是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都願意市場溝通,我不禁對於央行對於市場的預估缺乏信心,因為央行最終透露的訊息就是:我們已經竭盡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