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延續半月有餘的「錢荒」逐漸緩解,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首度開腔評論,指「近期市場流動性緊張事件中,市場基本上正確理解人行對流動性 的把握。」他強調,未來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若部分機構出現流動性困難,人行作為最後貸款人不會放手不管;另外,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長邢毓靜表 示,中國已具備開展資本帳項目可兌換的條件,目前是有利時機。
《星島日報》報導,針對市場關注的貨幣政策走向,周小川表示,現時大陸經濟金融整體平穩,物價走勢亦見穩定,說明穩健貨幣政策是合適的,人行將繼續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會適時適度作預調微調,引導金融機構保持合理信貸投放,妥善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支持實體經濟。
傳 統來說,6月尾是商業銀行的年中考核時間,銀行有「衝業績」的慣例。今年的情況較往年更加進取,僅6月首10天,內地信貸投放盛傳已接近1兆元人民幣,令 人行頗為擔憂。周小川認為,出於半年考核等因素,銀行發放貸款的動力十分強烈,這種趨勢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貸款均衡增長的要求,以及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結 構調整的方向不完全一致。
有鑒於此,面對端午節後內地同業拆息飆升的情況,人行並未出手大規模干預。周小川所給的解釋是,大陸流動性整體上是夠用的,沒出現明顯短 缺,但他也表示,若個別機構若出現問題,人行也會從穩定金融市場的角度,去作出適當救助,防止個別事件引發市場恐慌,避免傳染。他稱,此次貨幣市場利率波 動的意義,在於提示銀行需要對其資產業務作出調整。
另外,邢毓靜於公開場合表示,目前是大陸開放資本項目的有利時機。她稱,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整體框架,在具體步驟、措施 上有密切的關係,不會等到完全滿足某一條件再行開放。但她同時指出,資本項目開放必須訊息透明,如果訊息不透明、不明確,則難以融入具有更高標準的世界級 自由貿易區,以及投資協定的談判,從而使中國在新一輪規則談判中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