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景氣復甦緩慢,主計總處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4%,為避免新台幣匯率較貿易對手國強勢、損害出口競爭力,中央銀行祭出限縮銀行空頭部位的新管制措施,抑制新台幣匯率升值、捍衛出口競爭力。
據悉,央行日前祭出新措施,調降每家銀行可持有的美元淨空頭部位的每日上限,從原先的1,000萬美元「砍半」、下調至500萬美元,新規定將自周四開始生效。
銀行主管認為,「此舉很明顯,央行想壓低新台幣匯率。」台灣首季的經濟成長率不到市場預期的一半,此時就算新台幣匯率無法貶值,至少也不能升太快。
央行展現保護出口的魄力,具體措施也反映在央行外匯操作上;上周五外匯局力守新台幣匯率「3」字頭,按慣例在收盤前半小時進場,將新台幣對美元壓貶0.5分後,以30.03元作收 ,連續第三天貶值,為上周最低價。
匯銀主管認為,本周因接近月底,出口商有拋匯變現需求,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還是有升值壓力,預估央行將採取尾盤調節措施,將新台幣匯率收盤價區間控制在29.8至30.1元間。
從上周五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報價,1個月期溢價幅度擴大,從平盤擴張至1至2.5分,市場預期新台幣匯率本周偏弱盤整。
為避免新台幣升勢失控,央行上周持續叮囑銀行,超過300 萬美元以上的大額賣單須事先通報,此舉可望限縮新台幣升幅,預估短期內匯市將陷入區間整理格局。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