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在塞浦路斯之債務危機發生之後,我們發現專家學者與金融業者對此有幾種觀點:一、感到悲觀與錯愕:悲觀的是此一事件開啟了潘朵拉的黑盒子,未來若有歐盟國家再遭到債務求償,將會如同塞浦路斯一樣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錯愕的是,此一方式是為非理性(Irrational),對該國政府以如此「掠奪」方法處理財政困難,金融市場多將它歸類於極端風險(Extreme Risk)。也就是說,這一種處理方式的機率只有1%不到,但卻被政府採用;而引發投資人與存款人的損失卻很大。二、未來其它國家,例如處在風險邊緣的西班牙、義大利與葡萄牙、希臘等國是不是也會遭到同樣的要求?這會不會造成就由塞浦路斯開始,想要退出歐元區的國家會越來越多?三、塞浦路斯在上周四重新開放銀行業務,但沒有擠兌潮出現;塞浦路斯這一次對債務危機的解決方法,已經是處於違約邊緣,未來如果某一個國家再遭遇到比塞浦路斯更嚴峻的狀況時,則是否就會有違約的個案出現?如果大家對未來是這樣的思維,且在市場中成為主流,則對於國際金融的穩定將造成負面影響。
貳、歐洲債務危機之分解與影響分類
圖一:希臘股票市場對債務危機的反應,鉅亨網首頁
我們由過去的歷史經驗中發現,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對任何一個國家進行金融援助時,都會要求對方提出相對的條件配合,來搭配該國所要接受的金融援助。而這一些相對的要求,多是針對該國的財政收入。例如之前拉丁美洲國家的國際貸款問題,與1997年時對韓國的金融援助等;IMF都會提出不同的條件,而針對每個國家的要求也多不一致,這一些方案多是「客制化」,也多必需是被援助國所同意。歐盟現在對成員國的金融援助,也如IMF規範在運作。如歐盟與歐洲央行,在2012年對於希臘紓困案,採取的是要求撙節福利措施,而對塞浦路斯的要求則可能較為苛刻;因此塞國政府居然就搬出了銀行的「存款稅」。但,這是因為國家財政狀況使然,如果有其它的資源可運用,塞浦路斯應不致於會用這種方法去解決財政問題。
對於股市或債券投資者而言,此種債務危機對其影響如何?我們發現,債務效應已經由2012年之全面化風險,開始轉變為單一獨立事件,已經是非系統風險(Non-systematical Risk)。我們以歐元區國家的股市來分析,就會非常清楚。如圖一,希臘股市自危機之2012年中至今的反應是第一類型的反應,是弱勢反應的市場;雖然在2012年中希臘危機過後,該國股市也強力反彈,但到今年目前,希臘股市仍然呈現下跌格局。
德國股市的走勢就與希臘股市完全不同,德國股市在走勢上完全呈現多頭格局,自2012年之後它對於歐盟其它國家的債務危機,已經不再反應;這是第二類型強勢反應的市場。我們認為,對於類似這一類的股市,除非歐元區瓦解,或是危機之一線國家,義大利與西班牙出現違約,否則對該國股市或經濟發展不會有顯著之負面影響。如此次塞浦路斯對德國股市並未有影響,但希臘股市卻以利空反應。
圖二:德國股價指數周K線圖,鉅亨網首頁
因此,我們得到一個重要的觀點:歐盟內部國家,在歐元區中其它國家所發生的債務危機中,此項危機已經不是對每一個國家的股市與經濟多會有影響。如果危機國家仍然限制在西班牙、葡萄牙與義大利、希臘與塞浦路斯等這幾國,則對這一類國家的金融市場已經都不會再造成新的風險。除非:一、這五個高危機國家的債務在同一期間同時現身(Simultaneously)。二、這五個國家在同一時間中,要全部退出歐元區。三、有另外的國家因為受到這五個國家的債務影響,被脫下水。
圖三:俄羅斯股市,鉅亨網首頁
就如同俄羅斯,如圖三,俄羅斯股價走勢顯然在2013年3月初起就受到塞浦路斯危機之影響;因為俄羅斯企業與塞浦路斯銀行之資金往來密切,因此最直接受到影響。四、西班牙與義大利國家債務出現違約(Default),這種情勢不易發生,但一旦發生殺傷力也會很大。
叁、影響範圍相當有限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歐盟國家中對主權債務的風險反應可以分類為兩大類。一為德國、法國與荷蘭這幾個國家,如果未來歐盟國家中所出現的債務風險是類似這五國的型態與模式,則對於這一些國家的金融影響不會顯著;二為這五個國家,與這五個國家所往來最多的國家,在其中任何一個國家危機發生時,其它四個國家及與這個國家最相關的債權國就會受到牽連。
圖四:主要風險國家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表,鉅亨網債券
圖五:標準普爾對五國信評等級,鉅亨網債券
如果再將所有歐元區國家的債務風險,以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高低,或是信用評等機構對這一些國家的信用評等來分類,就很清楚看到這五個國家債務風險大小:一、希臘的債務風險仍高,近期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為12.14%;二、其次為西班牙的5.04%;三、義大利之4.96%。因此,如果未來再引爆的危機仍然是希臘的話,對於德國與法國等這一些公債殖利率多在1.27%的國家可能多不會有寒蟬效應。
對於位處於亞洲國家的金融或股市而言,其實被影響多是間接的;以過去這一年的經驗,如果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到美國道瓊股市,才會使亞洲股市受損;而且亞股現在各國的趨勢也非常紛歧,日股最強、深滬股市與韓股最弱,台股則差強人意。
圖六:道瓊工業指數,鉅亨網首頁
肆、台股之信心需藉政府與企業充分溝通
其實以台股的走勢來看,在過去一周以來,也並未受到塞浦路斯債務危機的連累;照樣走它的緩慢步調、個股表現。我們認為,台股的未來也是一樣,如果還有歐洲債務危機,而仍然限縮在此一層次,則對台股的影響將不顯著。如果是這樣,則剩下來對台股的風險與障礙,可能就只存在:匯率暴露風險與國家經濟建設的動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