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股市】成熟股市優於新興股市,美股創新高
第一季股市漲跌互見,成熟市場表現優於新興市場。日本與美國股市受惠央行政策、資金流入與企業獲利動能上調,標準普爾500指數更在賽普勒斯事件雜音中創下歷史新高。
亞洲市場中,中國因為1、2月經濟數據趨緩、金融政策收緊以及財報因素,股市回檔整理。東協市場表現出色,穩定經濟數據以及內資強勁買盤支撐市場動能。
原物料行情持續疲弱,中國房市政策適度調控以及美元走強等因素,皆對其造成壓力。連帶的,資源概念國家如巴西與俄羅斯等市場也相對較疲弱。

【第一季債市】公債區間起伏,高收益債與可轉債表現佳
可轉債與高收益債表現出色,其年初受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影響較輕,且美國股票持續上漲也對其資產價格有正面連動。
亞洲高收益債受惠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日圓貶值資金效應,以低利率下資金寬鬆環境,企業籌資動能暢旺。
受到賽普勒斯事件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3月有所回落,使得第一季報酬接近持平。
新興市場主權債因存續期較長,受先前美國公債殖利率反彈影響較大。此外,資金動能也不如去年,轉入新興市場高收益、新興市場本地債與新興市場企業債。

【觀察一】4月聚焦:美國企業財報、日本央行、歐洲政治

【觀察二】新興市場:為何過去兩年以來落後成熟股市?
微溫增長經濟壓抑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受到美歐政府撙節與中國調結構之下,這波景氣復甦力道相對過去景氣回升週期和緩,原物料產業比重高的新興市場相對缺乏表現機會(原物料呈現超額供給、油價則仰賴OPEC減產抵銷美國頁岩氣影響)。此外,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亦屬漸進式,新興市場股市高beta值和高波動特性相對不受市場青睞。
已開發央行政策力度較大:在已開發市場量寬政策下,近期相對有利於收益型資產與已開發市場股票。
2010年起全球經濟”微溫”復甦,新興市場股市表現相對全球落後

【觀察二】新興市場:留意下半年企業獲利動能
新興市場有待企業獲利上調帶動:原物料價格疲弱,加上整體新興市場經濟數字與企業獲利調升力道偏弱等因素下,新興股市缺乏持續性上漲動能。此外,估值亦處於10年均值,較已開發市場估值無明顯低估。整體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幅度有限下,有待企業獲利進一步回升帶動新興股市走勢。
等待下半年行情:近期市場消化過去幾個月買超,尤其是新興市場股市更為明顯。投資者等待下半年全球景氣持續回升,企業獲利動能更趨明朗化,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回穩下的新興股市投資機會。
目前新興市場企業獲利上修動能相較全球市場疲弱

【觀察三】歐洲:政治紛擾縈繞,關注銀行股表現
賽普勒斯紓困蝴蝶效應:紓困協商結果將保護存款10萬歐元以下存款戶,大型存戶則將遭受逾30%損失,前兩大銀行分別遭受重整與關閉。荷蘭財長(3/27)表示目前未見邊緣國銀行存款戶有明顯移轉存款資金至他國現象,顯示歐元區存款戶對於該事件反應相對冷靜。然而,歐洲金融股優先債權信用違約利差(CDS)*上週急速竄升,顯示投資人仍會擔憂未來一旦歐洲銀行出現重組,股東與債權人權益可能遭犧牲。
流動性指標維持低檔無變化:義大利政局不穩與賽普勒斯事件發酵下,歐洲金融股轉弱(歐債領先指標),然而目前歐洲流動性仍維持低檔,政治事件尚未擴散到極端事件風險等級。
歐洲金融股CDS攀升,市場擔憂銀行債權人損失

【投資建議】多重收益為核心,股債均衡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