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從2013年初迄今多頭勢如破竹,截至3月11日為止,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已經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刷新歷史高位收在 14,447.29點,而且是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創出一年以來最長的連續漲幅;S&P500指數也收在1,556.22點,距離歷史高點只差 不到10點。美股創出歷史新高,表示已經進場的美股投資人幾乎都賺了錢,但是獲利了結的賣壓恐怕也會隨之愈來愈重;至於還在等著進場的投資人,恐怕更是愈 等愈難以下手。
在此關鍵時刻,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投資人首先不妨以企業內部的持股信心來作為參考。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當週, 美國企業買回庫藏股四週移動平均規模達到227億美元,創出2007年11月以來新高,而且與2012年6月時的高峰168億美元相比,超出幅度高達 35%之多(歷史經驗顯示,宣布買回庫藏股以後超過95%以上的企業確實都會執行)。這顯示的是,美國企業對於自身獲利的信心與持股的積極度不但沒有隨著 整體股價墊高而轉趨保守,還在以創記錄的規模與日俱增。
其次,美股目前不僅對企業自身而言顯然還深具買進價值,而且對固定收益投資人而言亦是。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 示,過去五年來,美國股息配發最高分位的高股息公司提供平均大約4%水準的股息,但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卻在同期間不斷下滑,2011年下旬開 始,S&P500大企業裡的高股息公司支付的平均股息,已經超越投資等級公司債的配息;2012年12月,兩者差距進一步擴大到123個基本點, 創出2009年以來最大利差;2013年3月,高股息公司平均股息還有4.23%,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只有3.56%,顯示美國股市的股息優勢仍然高於 美國債市,有將固定收益投資者的資金持續從債市吸引至股市的誘因。
此外,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從歷史統計資料來看,美股確實很可能還沒漲完。美股這波多頭從2009年以來已經連漲超 過四年,美股史上的12次多頭行情之中,有8次為期都超過四年(1942、1949、1957、1962、1974、1982、1987、2002、 2009),除了1942、1957、1962這三波牛市,股市漲到第四年分別因為遭遇經濟衰退(1942、1957)、越戰爆發(1962),導致漲勢 在第四年畫下句點之外,其他每一次美股都在第五年持續上漲,平均漲幅高達19%。
同時,1945年以來的數據顯示,美股每次創出歷史新高之後,股市到達波段頂峰平均還須為時2.5年。而且創出新高當年,S&P500指數 本益比平均已有16.2倍,股市到達波段頂峰時本益比平均更已高達19.9倍。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相較之下,目前 S&P500指數還只有14.9倍,從價值面來看實屬便宜。
若再就資金面觀察,根據EPFR統計全球共同基金的資金流向報告,截至3月6日的最近一週,美國股市基金獲得總基金淨值0.2%的資金流入,不僅創 出近五週以來的資金流入新高,而且吸金功力超越已開發國家中的西歐股市基金、新興市場的歐非中東和拉美股市基金,僅次於積極轉向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 股市基金0.8%的資金流入和亞洲不含日本股市基金0.3%的資金流入,從資金角度來看,還有持續支撐美股的動能。
簡言之,今年的美股可以說是在利空夾擊之下走出一波「驚驚漲」的行情,財政懸崖到期、自動減赤機制都沒能阻擋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步伐。但也因為市場 氣氛普遍偏向謹慎,反映在市場上呈現出價漲量縮的背離情況,不僅對一般投資者操作難度加大,也導致年初以來高達63%的美股基金績效落後指標,其 中,15%的美股基金落後指標至少250個基本點,平均落後指標100個基本點,這會使得基金經理人短期之內出現落後追漲的動機,增添美股市場的額外買 盤。
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美股當前雖然在漲至歷史高點後,無疑得面臨短期之內愈來愈多的技術性回檔壓力,但是無論從股息優勢、價值面、資金面、或是歷史走勢的慣性來看,美股顯然都還是投資人資產配置裡不容或缺的一環。